帝辛並沒有直接推出推恩令,而是先大倒苦水,先是從殷商九世之亂說起,一直說到帝乙時代,最後才說的當代,主要內容是奪嫡一事。
其實不止大商有這個問題,各路諸侯同樣有這個問題,為了諸侯之位爭得血流成河這是常態,哪一次爭奪不爭個你死我活才怪。
帝辛的話算是說到各路諸侯的心坎裏了,哪家諸侯不是數個子嗣,甚至更多,像西伯侯姬昌,號稱有百子。
“這才是合格成熟的帝王嘛。”楊信小聲說道,隻不過下句話沒有說出來,這樣的帝辛怎麼弄的國破家亡、眾叛親離?
今天的大朝會楊信當然不想錯過,楊信還想見一見聞名天下的賢侯姬昌呢。所以,楊信便借了套文官的衣服穿上,站在朝堂上,離聞太師並列而立。
“道友所言不差,但大王還差的遠。”聞太師謙虛地說道。
等氣氛越來越熱烈之時,帝辛順勢推出了推恩令。推恩令一出,眾諸侯臉上極為精彩,大部分諸侯喜形於色,推恩令一出,自家後院之火再也別想著起來了,大部分諸侯都看到了好的一方麵,隻有西伯侯等少數諸侯發現了推恩令歹毒的一麵。
“推恩令一出,數代之後,封地將越來越小啊。”西伯侯一打眼色,便有明白的諸侯開始暗中唱反調,以提醒沉迷於推恩令之中的諸侯。
“那也是數代甚至數十代之後的事,先穩住當前局麵再說,你也不想你那七八個兒子為了一個位置殺的頭破血流,殺的隻剩一個吧。”立即有諸侯表示反對,大力支持推恩令。
西伯侯姬昌心裏頓時“咯噔~”一聲,這推恩令簡直就是直指人心、光明正大的陽謀,要想破此計謀還真是除了起兵之外別無他途了。
“道友,推恩令見效了。”聞太師看著喜形於色的諸侯興奮地說道,如果不是人太多,聞太師都想開口大笑。
“還不夠見效!這樣,發快馬前往各個諸侯的領地,將大王的推恩令廣而告之。”楊信幽幽地說道。
“妙!妙啊!”聞太師頓時瞪大了雙眼,先行一步將推恩令傳遍天下,傳到各個諸侯的領地,即使這些諸侯回去之後想捂也捂不住。
再往黑暗和邪惡裏想,甚至這些諸侯的子嗣巴不得這些諸侯死在路上。
聞太師立即對著帝辛使了個眼色,上前幾步,在帝辛耳邊低語幾句,帝辛的雙眼同樣亮了起來,然後點了點頭。
聞太師立即發動軍中的快馬,將推恩令一事,傳揚開來,誓要傳遍所有諸侯的領地,當然,推恩令的主要目標是西伯侯姬昌的西岐。
你不是賢侯嗎?你不是愛民如子嗎?你不是兒子多嗎?現在看你怎麼辦。
接著,帝辛大肆擺宴,安撫各路諸侯,還當場表示凡是接受推恩的諸侯國,一律減免其半數納貢,而且還是永久性的,幾乎所有的諸侯都沸騰了,一時間,帝辛仁義、賢名的美名開始四處傳播開來,當然,這其中離不開聞太師在暗中的推波助瀾。
西伯侯姬昌的臉色鐵青一片,當即以身體不適之名推脫掉酒宴,返回自己的府邸,招來南宮適和散宜生商議此事。
推恩令一事已然弄得滿城風雨,南宮適和散宜生早就得知到了消息,一直在研究對策,可是想了半天,想的頭發都白了,愣是沒有找到破解之策。
“帝辛小兒太過歹毒!”西伯侯姬昌一回到府邸,見到南宮適和散宜生後,將大朝會的情形一說,然後便破口大罵。
“此計確實太過歹毒,侯爺,其他諸侯就沒有看出此計歹毒之處嗎?”南宮適問道。
“其他諸侯又不全都是傻子,當然看出了此計的歹毒之處,但是,此計歹毒就歹毒在這裏,明知很毒,但不得不接受!”
“畢竟,幾乎每個諸侯都想好好地活著,此計一出,諸侯的兒子們再也不用殺的血流成河了,也都想自己的兒女好好地活著,至於自家領地會變得越來越小那也是數代乃至數十代之後的事情了,到了那時,這代諸侯早死光了。”西伯侯姬昌恨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