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了好奇心,吳誌航向鄭俊民等人揮手作別,彎腰鑽進了汽車。羅伯特-金關上車門,坐回到駕駛位,熟練的掛擋起步。克萊斯勒的行駛速度由慢到快,從容的拐彎並線,彙入車流,朝吳誌航下榻的希爾頓酒店行去。
行車途中,路經時代廣場時,碰到了大堵車,幾百輛汽車堵在一個十字路口,在紅綠燈和交警的指揮下,像蝸牛一樣緩慢的向前蠕動爬行。
“shit ,碰到大堵車了,真是倒黴!老板,看這壓車的長度,咱們至少需要在路上多耽誤半個小時,真是抱歉。”羅伯特-金暴躁的吐槽了一句,轉而向吳誌航解釋了一下當前的情況。
吳誌航搖下車窗,探頭出去,看了看前麵由各種汽車組成的鋼鐵長龍,頗為好奇的問道:“羅伯特,紐約這裏經常堵車嗎?”
“對,經常堵車,尤其是時代廣場附近,早晚上下班時間必堵。隻要你堵進去,沒個半小時出不來。中午隻是午餐時間,情況要好一些,隻是偶爾堵車,咱們今天倒黴,前麵似乎出了車禍,這才造成堵車。紐約人口實在是太多了,有車的人更多,還有很多外地人開車來紐約旅遊購物,不堵車才怪。”
接下來就是不斷的起步停車,起步停車,每次前行的距離還不到十米,停頓的時間比前行的時間還要長。再加上這個年代的汽車絕大多數都是手動檔,起步停車操縱起來異常的麻煩,在場的司機,每一個都是“手忙腳亂”異常煩躁。吳誌航趁著一個停車的機會,開門下車,走到道路一旁的人行道上,好奇的打量著前後的車流。入眼的汽車足有幾百輛,車型以皮卡和越野車型居多,大塊頭,大排量,線條硬朗,非常有時代氣息。和二十一世紀由日係轎車帶起來的體型嬌小,線條柔和,排量小更省油的家庭用車,迥然不同。坐在汽車中的人,以白人和黑人為主,黃種人非常罕見。此時,這些白叔叔或黑叔叔司機,不管是穿襯衣打領帶的,還是穿T血衫牛仔褲的,都不是一般的暴躁,他們大力按著車喇叭,嘴裏F開頭的詞彙滿天飛,絲毫沒有表現出一絲國內某些公知所說的發達國家國民的素質。
看到當前的場景,吳誌航不禁有些時空錯亂敢,這和二十一世紀國內一線城市早晚高峰的堵車場景何其相似。沒想到我們每天最厭煩又不得不經曆的堵車,大洋彼岸的燈塔國民,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在天天經曆。不愧是發達國家,民眾就是有錢,既然買的起幾萬美元的汽車,花幾百美元買個CD機和掌上遊戲機,肯定也沒問題。看來國內窮也有窮的好處,至少大家都買不起汽車,自行車數量再說,道路再狹窄,也形不成長時間的堵車。
從眼前的堵車場景,吳誌航又想到了北極星產品的銷售。看來北美和歐洲的銷售預期還要調高,銷售工作更要做好,廣告打起來,促銷做起來,體驗店需要繼續增加,至少做到歐美國家每一個大型城市都有才成。光靠代理商那種在店內貼張宣傳海報,設立個專櫃,然後把貨物擺在櫃台裏,被動等待顧客上門的銷售模式,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