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月兒不置可否,劉楓當她默認,背著她調整好座椅才將她放下,然後又將自己的椅子搬到與她相距一米的地方並排而放。
“會釣魚嗎?”放好座椅劉楓邊整理魚杆邊看著月兒問道。
月兒沒說話搖搖頭表示不會,釣魚是比較男性化的娛樂活動,喜歡釣魚的女孩極少,月兒不會釣魚到也不奇怪。
“我教你。”有獻殷勤的極會劉楓自然不會錯過。
月兒本不想學,但轉念一想腳扭傷行動不便,坐下釣魚到不失為一消磨時光,排遣寂寞的良法,便爽快的答道:“好啊!”
月兒願學劉楓異常興奮,從打窩、掛餌到下杆從頭至尾仔仔細細講了一遍,直說的唾沫橫飛,說完又自己親自做了示範,才將釣杆遞給月兒讓她試試。
月兒接過釣杆掛餌很輕鬆的完成,畢竟掛餌最是簡單,將餌料掛在魚鉤上便成。
下杆的環節就不是那麼容易,她坐在椅上學著劉楓的樣,右手握著釣杆,左手拉著釣線將杆尖拉彎彈出魚鉤。
她魚杆放得過低,彈出魚鉤時又未抖動手腕,彈出的魚鉤剛離手便沉入水中,沒能送入魚窩下杆宣告失敗。
“啊!怎麼回事?”月兒驚呼,她看劉楓示範時很輕鬆便將魚鉤送入魚窩,輪到自己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落得失敗。
“你魚杆放得太低,抬高一點。”劉楓解釋道。
“哦!”月兒依言再來一次,她先將魚杆抬高一點覺得不夠,又再抬高,連抬五六次魚杆與她手臂延長線的夾角已超過七十五度,杆已抬得很高,再次將魚鉤彈出。
這一次由於杆抬得太高,魚鉤彈出拋出老遠,已超出魚窩很遠。月兒到也聰明甩出太遠知道往回拉,欲將魚鉤拉入魚窩中。
“別亂拉,快將杆提起來。”劉楓見她不問清紅皂白便往回拉立刻阻止。
“哦!”月兒依言將杆提起,看向劉楓問道:“為什麼不能往回來?”
“水底情況不明,萬一回拉的時候魚鉤讓水草掛住,就隻能棄鉤取杆。”劉楓說道。
“哦,是這麼回事?為什麼你下杆很輕鬆,我下杆非遠即近?”月兒不解。
“你初次釣魚下杆的手法不對,不會利用手腕的腕力……”
“要怎麼利用腕力?”月兒有一股子倔強勁,做不到的一定要做到,能做到的必須做最好。不等劉楓說完,便搶著問如何利用好腕力。
“杆低的時候手腕向上抖,用手腕的抖動帶動魚杆向上,拋出的魚鉤便不會在近處沉水。杆高的時候,手腕下壓將魚杆放低,拋出的鉤便不會超過魚窩。”劉楓耐心解釋。
“哦!明白了。”月兒躍躍欲試,第三次拋出魚鉤,這次依舊失敗,聽劉楓說的簡單,要做到並不容易。
拋杆抖動手腕隻是基本技巧,而起決定因素的是抖動力量的大小。
掌握力量的技巧並非一時半會能學會,需要反複的試練,所謂熟能生巧便是因為練習多了掌握了發力技巧才由熟而巧。
況且她一個初學者還是坐著拋杆,這無疑又增加了拋杆的難度,她難以準確將魚鉤送入魚窩到也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