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洲歐洲還有澳洲之外,就剩下一個幾乎成為空島的東瀛島了,東瀛島在被移民為大明修建兩河工程之後,隻剩下了一些老幼病殘,由於一直在對歐作戰,所以顧不上這個已經成為無人島的小島,現在遠征已經結束了,這個小島被大明朝定為流放之地,專門用來流放罪犯,至於原來島上的原住民和殘餘日本人則以消滅男人為主的滅絕政策,用一年時間將大和民族徹底從世界曆史上消滅,徹底為中華民族永久性的消除這個隱患,至於朝鮮國則作為大明朝的屬國而繼續存在,對於東南亞的各大島嶼則和東瀛一樣執行滅絕政策,將包括印尼諸島在內的菲律賓群島的土著和各種群實行滅絕政策,逐島進行人口清理,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在這些島嶼之上,不論是文化還是軍事還是什麼別的方麵,我都看不出來有一點什麼值得保留的地方,與其留著惡心這個世界,還不如把他們全部清理掉。還有一個民族需要嚴格對待,那就是位於亞洲西部的阿拉伯民族,阿拉伯民族最大的特點就是和蒙古族一樣,擅長騎兵作戰和遊牧,對於這樣的民族一定要讓他們發揮自己的長處,所以大明朝特地下令將伏爾加河以南的大片地區劃分為阿拉伯民族的區域,這樣一來,伏爾加河南部的廣闊草原就可以成為阿拉伯人的畜牧場。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阿拉伯會和當地的中亞民族發生衝突,到時候那裏的哥薩克人,哈薩克人等民族一定會看阿拉伯人不順眼,而阿拉伯人也不好惹,哥薩克和哈薩克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到時候阿拉伯人就可以盡可能多的發揮自己騎兵的優勢和同樣具有騎兵優勢的中亞民族好好過過招了。其實想要整理出一個管理世界的辦法來是不太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根據自己的需要,盡可能的臣服和挑撥世界各國的關係和戰爭,隻要這些國家之間矛盾叢生,最好是天天處在戰爭之中才是最符合大明朝利益的事情。對於大明朝來說隻要保持一支強大的海軍就可以了,如果沒有海軍,那麼不管哪個國家或者民族都不可能在沒有海軍的情況下實現崛起,大明朝隻要牢牢的控製住海洋,那麼這個世界就永遠是大明朝的。

鑒於曆史上的教訓,大明朝對內的民族政策也應該有一些變動,最主要的就是對少數民族的管理和鎮壓,尤其是東北和西南。東北的滿族已經全族被驅趕到西伯利亞去了,幾乎沒有可能在南下了,但是西南方向少數民族卻多多少少的發生叛亂和起義,搞不清什麼時候在冒出一個滿洲國來,所以對西南地域的少數民族要以鎮壓為主,安撫為輔的鎮壓政策,尤其是對藏族還有維吾爾族這兩個大明朝西部的大族,更是要以鎮壓為主,決不可掉以輕心。國內的政治軍事製度也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而作改動,比方說在軍事方麵由朝廷統一管轄,至於在經濟方麵則放開各種約束,由各省自己去發展,在對外貿易上,要在大明海軍的保護之下進行掠奪式的貿易,既然全世界都被打敗了,那麼大明朝的道理就是道理了,這一點尤其是在對歐貿易上尤其重要,歐洲人是一個還算了不起的民族,所以對他們要以剝削和壓榨甚至是掠奪為主,讓他們的血脈永遠源源不斷的供給大明朝,其實不光是歐洲,現在對於全世界來說都要緊緊的圍著大明朝轉,讓他們的金銀珠寶,各種各樣的資源全部都供給大明朝,隻有這樣,大明朝才會永遠強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