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

法蘭西的崩潰造成了一連串的反應,首先是德國的投降,德國人首先向大明朝遞交了降書,接下來是意大利,奧匈帝國等等歐洲國家全部派出了代表,向大明朝遞交了降書,整個歐洲戰爭從這一刻宣布了結束。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如何安排歐洲這塊大陸的秩序了,歐羅巴這這塊大陸的民族不可小覷,很可能不遠的將來會再次崛起,為了防止這一天的到來,大明朝宣布法蘭西帝國解散,由現有的四支義軍分別成立自己的共和國,其他國家照舊擁有自己的國土,但是必須向大明朝宣誓效忠,並且逐年上貢以表臣服,另外歐洲各個國家的軍隊必須全部限製在五萬人以內,如果不經過大明朝擅自擴張軍備則會被大明朝視為戰爭行為。最重要的一點是歐洲各國不得建造大型戰艦,隻能建造小型的巡邏船,同樣的,如果不經過大明朝同意擅自擴充海軍的,也同樣會被視為戰爭行為。大明朝有權在歐洲各國駐軍,駐軍數量在一萬人以內,明朝駐軍的開銷費用由駐地國承擔,明朝駐軍的位置必須在其首都市區之內,但是大明朝軍隊不會參與歐洲各國之間的紛爭和戰爭行為,歐洲各國的經濟,官員任命等等大明朝也概不插手,前提條件是這些行為不會影響大明朝在歐洲的利益。其實這些條件都是麵子上給人看的,最重要的,真正要抑製歐洲的再次崛起,關鍵還是海上,這個時候的曆史上,歐洲各國就是通過海上的貿易和掠奪崛起的,所以除了上麵哪些條件之外,大明朝還特別規定,大明朝海軍有權在各國進行巡邏和駐紮,各國的商船必須限製在五桅之內,凡是大於五桅杆的船隻一旦被明海軍發現,大明海軍有權不經警告立即予以擊沉,另外在全世界範圍內的關鍵海峽,海口還有重要的戰略位置上,明軍都要長期駐紮軍隊,不過為了防止一支部隊在一個地方上帶的時間太長而有變,這些關鍵地域的軍隊指揮官是輪換的,並非長期在一處。除此之外,歐洲各國不得擁有軍工廠和造船廠,所需軍備和船隻等物品必須從大明朝進口。

以上這些規定條例都是限製歐洲崛起的,除了歐洲之外,在俄羅斯大明朝也做好了規定。當今的俄羅斯已經分裂成為三個共和國,三個共和國除了擁有自己的國土之外,還將擁有各自的下屬國,分別為中亞,北歐還有西亞,這三個地方的國家必須要承認這三個共和國,是其宗主國,這三個共和國有權任免這個三個地方的國王或者首腦,這地方的稅收由自己管理,不過軍隊必須由三個共和國來掌管,不過這三個共和國則不允許擁有超過這三個地方國家軍隊的一半,也就是用這種辦法來互相牽製,這三個共和國將全部獨立自主,明軍隻保留少量駐軍之外,將全部撤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激化歐洲和俄羅斯共和國的矛盾,讓其互相掣肘,最好可以使歐洲和俄羅斯的三個共和國互相征伐。至於天竺國則將作為大明朝的一個行省而存在,不過這個省將是海外省,主要作用是為大明朝提供香料和各種隻有印度才有的資源。非洲這塊大陸則大明朝除了在個別地域進行勘探和開采之外,就隻在各個大型港口進行駐軍,非洲的各個國家和部落的內政軍事經濟者則不進行任何幹預,但是埃及除外。埃及除了是非洲的第一大國之外,埃及還是非洲第一大河尼羅河的主要流經國,其地理位置北接歐洲,東連亞洲,南靠非洲是一塊連接亞非歐洲的戰略性重地,所以埃及隻能以大明朝的海外行省而存在。

除了以上的幾個地方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大陸就是美洲大陸,這塊大陸上不光有大量的資源,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塊相對獨立的大陸,所以這塊地方可以當做是一個大明朝真正的殖民地。首先對美洲進行大規模的移民,讓這些移民美洲大陸進行開發和利用。不過對美洲進行開發和利用的前提條件是對美洲大陸上的印第安人進行剿滅或者是驅逐,將其驅趕到墨西哥和中美洲一帶或者是南美洲的叢林之中,隻有這樣,北美洲才能有一個安定的發展環境,所以在美洲的駐軍要維持在十萬人左右,主要的作戰對象就是印第安人。在當今的大明朝勢力布滿全世界的情況下,這裏還可以作為新兵訓練場,讓大明朝的新兵在這裏通過對印第安人的實戰來進行訓練。至於南美洲則則進行大規模的開采和畜牧業,當然這些事業全部由明朝人來做。對於大明朝來說,美洲是一塊大有前途的土地,甚至可以作為大明朝的另一塊疆土來進行建設。其實要說到畜牧業,澳洲大陸則比美洲更為合適,所以在澳洲要大力進行移民,不過主要的移民對象是蒙古人,蒙古人善於放牧和飼養,隻有他們才能對澳洲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移民蒙古人到澳洲其實也是為了徹底消除大明朝的北方邊患,這些蒙古人生性野蠻,極善於野戰和騎戰,對於大明朝來說,總不能時時刻刻的進行剿滅和鎮壓,畢竟蒙古離大明朝實在是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