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決戰(2)
鑒於擴大戰爭的準備,不光是明軍在準備,拿破侖和歐洲國家也在進行準備,因為歐洲人並不是傻子,也在積極偵查明軍的動向。歐洲人的偵察兵們通過偵查,也發現了明軍即刻就要發起進攻的跡象,將明軍的企圖做了大概的估計。而這個估計的目標則是和以前一樣,明軍殿後以炮灰團打先鋒進行攻擊。對於這樣的戰法歐洲大部分人還是同意的,因為近段時間明軍就是這麼幹的。可是拿破侖作為戰爭天才,對這一次明軍的計劃卻有自己的看法,首先,經過前段時間的作戰,明軍的炮灰團已經損失很大了,沒有充足的兵力來進行肉體推進了,況且這一次根據偵查的情報來看,三個方向的明軍除了北麵之外,其他兩個方向的明軍並沒有把主力和炮灰們放在一起,這就說明了對方這一次的戰術有變化。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的拿破侖決定調整部署,將奧匈帝國和法軍的主力,全部布置在布達佩斯,而將在不達迪拉法的駐守兵力略微加強之後,告訴他們戰鬥到死,如果不達迪拉法失陷的話,那麼所有的人都被處死!另外在中線的波蘭軍和德軍的部署則是將戰鬥力強的德軍布置在華沙,而將波蘭軍布置在克拉科夫,互不支援,各自為戰,要挖掘工事,抱定必死之心死守自己的防線。北部就沒有什麼懸念了,讓那些瑞典人層層阻擊,充分利用地形優勢,阻擊明軍南下攻擊。
布置好防守之後,拿破侖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安排,那就是將各個方向上預備隊全部集中在奧匈帝國,準備在南線發起反攻。反攻最大的仰仗還是不達迪拉法的堅守能不能頂得住,隻要哪裏能夠頂得住,在布達佩斯的奧匈帝國軍隊和法軍的主力部隊就可以全力抵禦明軍主力的進攻,當雙方都戰至精疲力竭的時候,預備隊全力出擊,對南部的明軍展開反擊。為了進一步加強不達迪拉法的防禦能力,拿破侖下令在不達迪拉法的前方挖掘一條長達二十公裏的壕溝,挖好之後,用木板蓋在上麵,當敵軍衝過去之後,就炸掉木板,斷其後路和給養,然後在發動反擊,消滅對方。不過,拿破侖不光精於戰術,還精於戰略,他下令如果是炮灰軍團進攻的話,就將其圍困並加以俘虜,明軍就就地消滅,至於為什麼,拿破侖並沒有說。按照拿破侖的命令,不達迪拉法的指揮官發動當地勞力,在晚上開工挖掘,天亮則收工,因為天亮之後,明軍的飛艇就會發現,不達迪拉法的軍隊和勞力們很快行動起來,開始了準備!在南部的布達佩斯,拿破侖下令由法國軍隊打頭陣,奧匈帝國的軍隊負責主要防守,這樣做的目的是,如果法軍的反擊順利,那麼功勞就全是法軍的,如果攻擊不順利,那就讓奧匈帝國的軍隊掩護法軍撤退,表麵上看起來,還是法軍在前麵,而奧匈帝國在後麵。
南線準備好之後,拿破侖將注意力轉到了中部的克拉科夫。拿破侖認為明軍的機動能力很強,所以一定會以主力攻擊克拉科夫,因為克拉科夫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隻要奪占了這裏,就可以是波蘭一分為二,至於華沙則是所以讓波蘭軍來防守克拉科夫,而精銳的德軍則防守華沙,為了能夠順利的擊破攻擊華沙的明軍軍隊,拿破侖命令將波蘭軍和德軍所有的大炮全部集中在克拉科夫,而所有的坦克則全部配給華沙的德軍。隻要在克拉科夫能夠擋得住明軍進攻,那麼德軍在消滅了當麵得敵軍,就可以南下迂回明軍的後路,徹底擊破明軍的進攻。至於北麵的瑞典人則和丹麥人合作,丹麥人將主力部隊藏在自己的東北部邊境,也好在明軍發起進攻的時候,可以襲擊明軍的側背,在最大程度拖延明軍的進攻,總而言之,拿破侖就是要打一場以北部和中部防禦為主,南部反攻的戰役計劃,通過這次計劃的實行,希望可以消滅或者重創明軍一個方向的主力,已徹底減輕歐洲人在陸地上的巨大壓力。
但是在這之前,拿破侖還要進行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要俘獲明軍的一艘或者數艘飛艇來做研究製造,對於這個計劃,拿破侖的馬車已經在法國南部轉了好幾個圈了,明軍的飛艇部隊也跟蹤了好久,拿破侖的皇親衛隊在幾經輾轉之後,位置終於被明軍確定了,沈有容的飛艇部隊已經做好了準備。當皇親衛隊趕著一輛馬車行進在一條大路上的時候,遠方的天空出現了明軍的飛艇。皇親衛隊的隊長並沒有慌張,而是立刻下達了戰鬥準備,同時一聲尖嘯,發出了信號。明軍的飛艇搭載著一百多名突擊隊員,再根據情報提示的方位上,準確的找到了這支皇親衛隊。明軍的突擊隊長是一位老牌的突擊隊員,對突擊這種作戰方式輕車熟路,看著自己腳下的這支法國的皇家衛隊,心裏一陣的興奮,他已經在計劃著等一會兒抓住拿破侖的時候,要不要給他掛上枷鎖,然後把他吊在吊蘭下麵繞著法國轉一圈。“準備著陸,進行突擊!”突擊隊長下達了突擊命令,按照製定好的計劃,明軍的飛艇分成三個方向著陸並且著陸放出突擊部隊進行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