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僅一米六的主席陳德吳,在士兵的襯托下,矮小得就像一隻大狗,胡子亂了,臉上很髒,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他見攝像頭轉到了自己身上,挺了挺胸,又用手絹擦了把臉,總算恢複了點精神。“同誌們,正如你們所看到的,我們已經被俘虜,我們的國家已被中國和印尼占領。告全黨全國全軍,放下武器,接受雇傭軍的整編,不要頑抗,少犧牲,少流血。”
鏡頭轉到了越共總書記杜楠梅身上:“黨員同誌們,我們與雇傭軍是同誌加兄弟,就如過去,我們與中國是同誌加兄弟一樣。兄弟打兄弟,同誌殺同誌,這是帝國主義,醜陋的資本家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再打了,不要再受西方走狗的指使,強求不屬於我們的土地,最終吃虧的還是我們。發展經濟,像中國二哥一樣,過上富足的日子!你們知道嗎?昨夜中國發動了大反擊,北方防線已經全線崩潰,數萬名同誌失去了生命,數十萬軍隊已被中國分割包圍。再打下去,我們就要亡國了。”
“不要聽他們胡說,”一旁的藩施仁總理突然搶了過來,對著鏡頭大吼:“是阮副主席出賣了我們!他和雇傭軍勾結起來,妄圖攝取最高權力……”
他們身旁的二名巨型士兵,沒有給藩施仁更多的說話機會,將他駕走了。在架走的同時,他不斷的吼著,“阮哲明叛黨叛國,人人得而誅之!”攝像師大概是個越南人,故意不關鏡頭,這些圖像化作無線電,飛進了千家萬戶。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抗美戰爭中,越南的南方被美軍占領,扶持了一個傀儡政權,這情形就像朝鮮的南北對立,各搞一個政權,兩個政權都很強大,互相指責對方是傀儡。中國抗美援越,總算讓越南統一了。北方的胡誌明政權占了上風。後來是整風,政治運動,參加過南方政權的人成為過街老鼠。再以後,越南改革開放,一批資本家興起,他們需要一個代表自己利益的政黨,有著很深南方政權餘孽背景的阮哲明被推上了台,成為副主席。杜書記很是恐慌,害怕資本家和平演變奪走了政權,但首都建在南方的胡誌明市,同情或者支持阮哲明的人很多。特別是衛戍部隊大部份都是南方人,使得主要由北方人所組成的越共對他毫無辦法。(如果不是這場戰爭,照原來的曆史,阮哲明將在2006年被越南國會選上台,成為主席。由此可見南方勢力的強大。)
越南稍有點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南北矛盾的存在,經藩總理一吼,頓時明白了真像。首都被占領的屈辱爆發了出來,氣撒到了南方人身上,痛恨他們投敵叛國,當年遷到明誌明市的北方人,越共,與南方人,無論是市民、黨員,還是軍隊,自相殘殺了起來。受東方文化影響的國家,都有一個特點,對待同誌比對敵人更加的凶狠,掏心挖肺看看是不是黑的,開膛剖肚將腸子扯出來喂狗。慘烈程度不斷的升級。胡誌明市積屍塞道,血流成河。
首都的變亂很快影響到了周邊城市,接著又像傳染病一樣,傳遍了整個越南。
一座人間地獄正式浮出了水麵。
南方的巨變,影響到了北方,軍隊嘩然,士氣大跌。北方司令部,發布公告,穩定人心。說我們已經頂住了中國人的進攻。但一夜數萬人的傷亡,讓人談虎色變的地龍,首都的失守與混亂總是真的,公告並不能挽回頹喪的士氣。特別是有家人在胡誌明市的士兵,出於擔心家人安危,不少人當了逃兵。
三巨頭不是呆在一百多米的地下嗎?連核彈都不怕,怎麼會突然被雇傭軍抓到?
其實,這三巨頭是假的。
仿生機器人所扮,聲音相貌,和三巨頭一模一樣,再加上根據三巨頭的性格,精心安排的情節,既便是三巨頭的老婆也分辨不出真假。雇傭軍利用越南內部南北雙方的矛盾,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心理戰。
至於處於地下一百多米的三巨頭,就讓他們繼續呆著好了,小點點的升級版雪萊兒,已經和地下網絡連上了。以驚人的速度編造了大量的假信息給三巨頭觀賞。讓三巨頭,好多天都以為外麵一切正常,北方戰線穩定,可以高枕無憂。
十點多鍾,飄揚著金龍吞日旗的雇傭軍艦隊駛到了金蘭灣。艦隊抵達的時候,駐金蘭灣的越軍戰艦上,南方人與北方人正乒乒乓乓的打得熱鬧。突然看到一支龐大的艦隊出現在自己眼前,驚恐萬狀,投降了。
龍居士昂立在旗艦上,精神絲籠罩了過去,給艦隊提供一道精神保護網,沒想到越軍白旗升起,罵了一聲,這他媽的也太快了吧,跟早泄似的!
海軍司令海鯊陪著樂了樂,命令海軍陸戰隊登陸,既無兵力,又無士兵的金蘭灣,空虛之極,被五千名種種膚色的陸戰隊士兵,兵不血刃的占領了。
此戰雇傭軍撿了一個大便宜。
金蘭灣具有非凡的戰略地位和經濟開發價值,曆來為兵家必爭之重地。
首先是地理價值,金蘭灣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之一,也是南中國海為數不多的幾處深水良港之一。它位於越南南部慶和省的最南端,麵積100多平方公裏,分為內外港兩部分,內港四周環山,南寬北窄,長32公裏,寬16公裏,口僅寬1300米,扼太平洋與印度洋戰略咽喉,它距離連接兩大洋的國際航線僅有一小時的航程。
其次,是軍事價值。整個金蘭灣被高約400米的山嶺所環繞,港灣外圍被許多小島所屏蔽,特別是其中的平波島,橫亙灣外,可擋南海之浪,由於水深灣闊,金蘭灣被公認為亞洲最佳的天然深水港,港內可同時停泊40艘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船艦或100艘4萬噸以下的船舶。
從1905年沙俄波羅的海艦隊的上百艘戰艦雲集於此,金蘭灣先後被法國、日本、法國進駐。在1965到1967年越戰期間,美國斥資巨資對金蘭灣進行擴建,使其成為美軍在東南亞的巨大陸海空聯合軍事基地和後勤補給基地,越南戰爭結束後,美國被迫撤出金蘭灣;1979年起蘇聯取得了租用25年的特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無力承受每年3億美元的租金,於2002移交金蘭灣。隨後美軍對金蘭灣的舊情複燃,太平洋美軍總司令丹尼斯訪越,希望租借金蘭灣,使之成為扼製中國南進,將中國海軍永久性的限製在第一島鏈之內,割斷雇傭軍與大陸連係的軍事戰略基地。誰知他們的秘密談判還沒有結果,已被雇傭軍搶先占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