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印度洋-第五十章:困獸猶鬥(四)(2 / 3)

雖然進入新德裏的印度陸軍擁有近十萬之眾,但是當命令下達時時,大多數的軍人們被告之要進攻的印度民主、自由的象征—議會大廈之時,他們並沒有多大的積極性,甚至還有相當的抵觸情緒,雖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沒有任何人會想到他們進入新德裏“恢複秩序”的最終對手竟會是統治印度數十年的印度議會大廈。他們無可避免的會遭到群眾的反對和抵抗。但是,當來自西部軍區的機械化部隊出現動搖之際,卻有一大批人主動站了出來僅僅是沒有強烈地反對,相反還表現出了很高的積極性,因而並沒有影響到準備工作乃至稍後的大規模進攻。這些一個個瘦削的戰士無一例外的來自星峽冰川。

早晨7點,在南德拉喬格中將等人的指揮下,印度陸軍第33機械化步兵師的兩個營兵力首先發動進攻。步兵分乘數十輛裝甲車衝向議會大廈的核心街區。步兵戰車上嚴重缺員,這便是印度西部軍區部隊士氣低落的最直接的表現,但是來自星峽冰川的印度陸軍北部軍區的士兵很快填補了空缺,他們中的大多數參加過那些與巴基斯坦人不被報道的戰爭,在那裏士兵們常會產生各種恐怖幻覺:鬼怪們成群的飛過冰河,幻影部隊忽然占領了整個山脊。“這是個恐怖的地方,讓人發瘋。我們有時還會幻覺自己已經在暴風雪中死去。”被高山上強烈的紫外線曬得皮膚黝黑的士兵此刻已經不願意回憶。不錯,他們是在戰鬥,不過這些與死神交戰,戰果僅僅是生存而已。那裏的氣溫最低能夠達到零下55℃,更多士兵並非在兩軍交火中犧牲,而是死於雪崩。爬上一個敵軍占領的山頂多半意味著自殺。由於缺氧,企圖發起進攻的士兵通常在爬上5米後,就不得不停下來喘息。此外,如果讓裸露的皮膚與鋼鐵接觸15秒鍾以上,比如手指挨著扳機,那你就將忍受嚴重凍傷的痛苦。

他們所乘坐的裝甲車隊很順利地越過了兩道路障,但是到了第三道障礙時遇到了麻煩。議會大廈周圍突然響起了密集的槍聲,密集的自動步槍和不時進行壓製射擊的機槍相互配合著,一時間竟打得印度陸軍拾不起頭來,搞不清火力來自何處,似乎四麵八方都有。接著,有不少汽油燃燒瓶扔了過來。自動步槍和機槍對裝甲車來說並不可怕,但汽油燃燒瓶則是一個不小的威脅。雖然印度陸軍在進攻之前早已得到混在議會支持者中的印度陸軍情報人員的報告,預先采取了一些防範措施,但是顯然守衛著議會大廈的印度國家安全警衛大隊也並非等閑之輩,雖然由於不少誌願者因為被派去攻打電視台等要害部門而使議會大廈看似防禦空虛,但是印度國家安全警衛大隊卻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力量和忠誠。

燃燒瓶不斷落地爆炸,燒著了的印度陸軍裝甲車在狹窄的道路東倒西歪的停了下來。,濃煙滾滾之中,空氣中彌漫著人肉燃燒刺鼻的怪味。渾身是火的印度陸軍士兵掙紮著從戰車內衝出卻被密集的交叉火力瞬間打成了篩子。印度陸軍似乎這才逐漸緩過神來,集中各種火力向議會大廈方向展開激烈對射和火力壓製。以掩護受挫的攻擊部隊撤回安全的地方。

“我本不打算派你們出場的!”在印度國防部大樓的一間密室裏,喬京德爾有些無奈的對著眼前這個自己並不十分信任的盟友,他的個子並不高大,留著一頭濃密的黑色短發,遠比一般印度人白皙的皮膚和精致的五官無一不令喬京德爾感到了不適和厭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此刻坐在他麵前的是一個中國人、來自中國西藏的一個孤獨的旅者—印藏特種邊境部隊副總監丹真宗智。

在1962年那場中印之間令印度倍感恥辱的邊境戰爭結束之後,印度政府便開始醞釀組建一支擅長山地作戰的炮灰軍團,這支部隊也就是後來的印藏特種邊境部隊。1962年11月14日,逃往印度的“藏獨”分裂勢力達賴集團在印度內政部調查分析局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幫助下,正式組建了印藏特種邊境部隊。達賴集團負責兵員來源,美國負責提供武器裝備和部分經費並協助訓練,印度負責組編、供應和直接指揮。其第一任司令官是印度一名思維獨特的退休準將,副司令也是一名準將(藏族)。由於這名退休準將曾在二戰期間擔任過印度第二十二山地團的指揮官,故印藏特種邊境部隊就以印軍“第二十二建製”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