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印度洋-第五十章:困獸猶鬥(一)下(2 / 3)

這場角逐戰實際上早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戰役開始之前就已經在孟加拉灣展開了。當中國海軍航空兵突襲印度西部的卡達姆巴海軍基地和孟買海上油田開始,印度海軍就不得不麵對一個殘酷的現實,隻要中國海軍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繼續存在於印度洋上一天,那麼印度海軍非但無力支援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守軍,甚至連自己本土的領海和領空都無法保全。

如果按照印度海軍中將塔布拉斯原先的計劃,集結印度東、西兩大艦隊的主力。由剛剛完成了修複工作的“尼赫魯”號航母與印度海軍西部艦隊的“維蘭特”號輕型航母組成1個雙航母遠洋戰鬥群,即便印度海軍在實力上仍無法正麵抗衡中國遠征艦隊,但至少可以形成一支足以一戰的水麵戰鬥集群,仍能有效的牽製對手。甚至可以尋找機會策應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激戰。但是印度西部艦隊司令海軍中將馬德文德和海軍參謀長庫馬爾上將保守的“存在艦隊”理論卻令印度海軍失去了唯一的一次機會。中國海軍航空兵的乘夜突襲,令原本保存完好的印度海軍西部艦隊在自己的軍港之內遭受了重創,此刻印度海軍隻能依靠數量龐大的常規動力潛艇和缺少護航艦艇的“尼赫魯”號航母小心翼翼的遊弋於中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邊緣。

曾計何時美國海軍曾在全世界範圍內鼓吹常規動力潛艇的無堅不催。五角大樓向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海軍強國公開宣稱,“狹窄的海域和淺海是常規動力潛艇最好的獵場,即便是大洋深處無所不在的狼群和黑洞也足以吞噬包括大型航母戰鬥群在內的一切力量。”一時間之間,迫切感受到美國軍事壓力的各國海軍普遍開始裝備大量的常規動力潛艇以抵消國力所導致的與美國海軍對抗之上的巨大失衡。而美國海軍在一次次演習和大洋角逐中的拙劣表現,和不遺餘力的投入淺水近海反潛戰研究的熱情,更令各國對美國人的教條深信不已。

但是現實無疑是殘酷的,就如同美國人在冷戰時代一度宣稱“航母無用論”,但其麵對兩洋的造船基地卻不停的上馬這一艘又一艘更大更先進的航母。當美國人不厭其煩的宣布“常規動力潛艇”的威脅之時,美國海軍卻沒有建造一艘常規動力潛艇。這一切的本身已經足以說明所有的問題。

的確在狹窄的海峽、港灣和水文複雜的淺海之內,大型水麵艦艇的確是脆弱的目標,常規動力潛艇可以利用近海固有的混亂水聲背景,巧妙的躲藏於水下的攻擊陣位上,對水麵艦艇發動突襲而致命的襲擊,這些攻擊往往是無法預知和躲避的。但是在這個領域,大型水麵艦艇的終結者並非隻有潛艇,裝備有大威力反艦導彈且具有隱身性能的導彈快艇和遠程岸基反艦導彈同樣可以完成這一係列的攻擊任務。

但在遠洋之上常規動力潛艇的弱點更將暴露無餘,印度海軍所投入的3種常規動力潛艇之中水下航速最快的是德國生產的209/1500級常規動力潛艇,極限也不超過22節,而且還僅是一個理論數字,在實際海戰之中根本難以達到。在搶占了有利的攻擊陣位之後,常規動力潛艇當然可以悄無聲息,關掉所有的發動機坐沉於海底,等待他的敵人送上門來,但在潛行的過程之中,卻極易被擁有完備的反潛手段的對手所發現,比如強大的航母戰鬥群。

所以印度海軍所采取的戰略隻能是張網以待,將數量龐大的常規動力潛艇提前部署到中國海軍可能進入了預設海底戰場,以狼群作戰最為標準的大弧線展開。然後由“尼赫魯”號航母為誘餌吸引中國海軍進入危險的口袋陣中,這個戰略看似天衣無縫,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之中,卻頗多限製。首先“尼赫魯”號航母不能遠離印度岸基航空兵的保衛之外,否則缺乏護航艦艇的航母很難依靠自身的艦載機獨自抵擋中國海軍兩艘航母的全力一擊,其次“尼赫魯”號航母還要小心的保護己方的潛艇,因為沒有艦載機的保護,設伏的常規動力潛艇是很難逃脫中國艦載反潛直升機的搜索和打擊的。

即便“尼赫魯”號航母每次出擊,中國海軍都會如同惡狼一樣緊緊咬住這艘擁有印度海軍最後海上決戰能力的巨艦,但是這似乎並不代表著中國海軍指揮官的短視,相反中國海軍根本不畏懼印度常規動力潛艇的這種所謂的埋伏,擁有強大實力為後盾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所要作的不僅是吃掉“尼赫魯”號,更有信心將所有的伏擊兵力也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