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雖然還是旱季,但伊洛瓦底江的江水依舊還是那麼湍急,站在水位卻低得江邊露出數百米的河灘之上,榮波可以想象當雨季來臨之時,這條江河的磅礴大氣。“今天晚上我們就會抵達我們的第一個前進基地—密支那,在那裏我們將進行為期三天的時適應性訓練。而接下來我們將要去向那裏,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有誰想要退出,那麼請現在提出來!”榮波熟悉在場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曾是他的部下或學生,他從未懷疑過他們的勇氣,但是此刻如果真的有人退縮,也絕對與怯懦無關。
伊洛瓦底江依舊奔騰向南,空曠的河灘之上瞬間鴉雀無聲。榮波如鷹隼般銳利的雙眼掃視過眼前每一張堅毅的臉旁,最終落在伊洛瓦底江無盡湧來的源頭。那裏是他命運的拐點—密支那的方向。
密支那是緬甸北部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城市、克欽邦的首府,這裏距仰光919英裏,距緬甸新首府—曼德勒487英裏。他坐落在伊洛瓦底江邊,緬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鐵路線終點。以盛產砂金、翡翠、玉石而著名。同時還是柚木采伐和加工中心。綿延的公路南經八莫可以抵達中國雲南邊境城市畹町,西北則與印度邊境相通,向北沿邁立開江可通向中國西藏的邊境。
不難看出這裏是緬甸北方最為重要的戰略要衝,也是兵家的必爭之地。1942年日本帝國陸軍利用精銳的第56師團出其不意從側翼擊潰了擁有十餘萬之眾的中英聯軍,攻占整個緬甸之後,便在密支那地區囤積了大量的武器和軍用物質,將這裏作為日本陸軍緬甸戰區的指揮中心所在,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從密支那出發,無論是北上攻略中國的滇南還是出擊印度東部都是絕佳的前進基地。
直到1944年5月17日,中美英三國聯軍才在由史迪威將軍指揮的代號為“威尼斯商人”的行動之中,經過長達近三個月的特種奇襲、圍困、強攻後才最終收複密支那地區。不過此刻昔日的浴血搏殺已經遠去,在這座夜幕之下的緬北重鎮裏更多的可以感受到了是古老的神秘和現代的商業氣息。隨著中緬邊境貿易的發展,大量的中國商人早已湧進了緬甸,在城區裏緩慢行駛的車窗中向外望去到處可見由中國經營的各色商鋪,從餃子館到牛肉麵,從玉石加工到移動通訊,在這樣的城市裏榮波絲毫感受到不到異國的情調。
在這座隻有5萬人口的城市裏,竟同時擁有城西和城北兩座軍用兩用機場。它們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反攻緬甸時建造的,不過此刻這些的曆史遺跡依舊發揮自己的“餘熱”,每天都有從仰光和曼德勒飛來的航班在這裏降落,而在夜間更有不定期從泰國南部的中國軍用機場轉場過來的中國空軍運-8S型軍用運輸機在機場夜航設備的引導下,降落在瀝青的跑道之上。
雖然連日趕路早已令榮波疲憊不堪,但是他還是在趕到密支那的第一時間前往機場去清點已經運低的那些“特種裝備”。在林明賢的陪同之下,榮波驅車來到了密支那城西機場,可是一到機場,眼前的情況便多少令他有些不快。此刻密支那城西機場的跑道上和機庫外,到處可見一個個穿著緬甸傳統服飾“籠基”,腰裏別著對講機的緬甸男子。不問可知這些都是緬甸國家安全局密支那分局的便衣。
“不用擔心這些都是我們的人!”看出榮波此刻的不樂,林明賢趕忙說明道。果然不過多時,緬甸國家安全局密支那分局的局長就親自趕到機場,滿臉堆笑的向榮波說明,這裏的行動他們隻對林明賢負責,緬甸政府方麵毫不知情,而且所有便衣的行動都被嚴格限定在機庫之外,對於中國空軍連日來運送來的貨物情況,連他在內都是一無所知的。同時緬甸國家安全局密支那分局還早已為榮波準備好了緬甸北部詳盡的軍用地圖。對於對方盛情難卻的幫助,榮波此刻也隻好坦然受之。
進入早已封閉的機庫,榮波立即命令隨行的部下打開一個個沒有任何標識的木箱,在昏暗的燈光之下。一套套嶄新的特種裝備令榮波一路上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一半,而正當榮波仔細的檢查著自己眼前陌生的這些裝備之時,又一個好消息接踵而至,從昆明起飛的“牙旗”部隊的直升機分隊也已經抵達了密支那,所有戰機全都平安抵達。此刻的榮波才終於長出的一口氣,今夜他第一次可以睡了安慰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