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印度洋-第四十八章:應龍、牙旗(四)下(2 / 3)

印度的中產階級天真的以為印度在20世紀末的經濟騰飛是因為印度自由化的經濟機器已經開動,而自己正是比不可少的發動機,所有跡象表明,這個曾經沉睡的世界大國進入經濟騰飛時期。“全球的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會忽視印度的龐大市場。”、“不是我們需要美國,而是美國需要我們。”、“美國的納稅人發現他們失去的工作在印度產生,以前的印度靠美國援助的美元生活,但現在,經濟急劇發展的她吸引著全世界。”這一切的豪言壯語正是印度中產階級在一夜暴富之後真實心態的寫照。

年輕印度中產階級無疑是有錢的,所以他們需要通過購物來表達出來。整個經濟的充分發展使他們接受對擁有手機和汽車的消費至上文化。擁有父輩們還在夢想的單獨的住房、閃亮的汽車和時尚的筆記本電腦。新中產階級擺脫了信奉甘地主義的前輩們的節儉,一路引吭高歌:花錢、花錢、花錢。在孟買和德裏的豪華購物中心的消費者越來越多,貪婪地搶購物品,從手機到家庭影院、從法國香水到珠寶。

他們的消費觀念的改變為例,印度中產階級中的許多人改變了以往的習慣,從“儲蓄購物”變為“先借後還”。因此,印度的消費借貸總額在過去3年裏翻了一番。個人租借、家庭貸款、信用卡等是金融服務領域裏增長最快的領域。印印度的信用卡用戶竟高達4000萬戶。

基礎設施不健全、公共服務不到位、技術雇員短缺以及勞動法規剛性等原因所造成的發展瓶頸被華麗的無視了。當中國人腳踏實地的一步步成為“世界工廠”之時,印度在1995~2004年的10年裏,製造業平均增長僅處在7%的緩慢發展之中。但是這個殘酷的現狀卻沒有得到印度人的重視,憑借遍布全國的技術開發中心和軟件公司,印度一度認為自己在引領著全球後台辦公室業務。印度要作的是“世界辦公室”,古老的製造業一直被視為注定要失敗的夕陽產業。當信心十足的中產階級在為末日而狂舞之際,印度貨物貿易出口僅占全球總量的0.8%,而中國所占的份額已經達到了6.4%。僅以玩具業為例中國企業已占據印度玩具市場大約60%至80%的份額,這使得印度本土玩具產業受到沉重打擊。1996年的時候印度有700家玩具公司,目前隻有200家幸存了下來。

經濟自由化已經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印度經濟的真空,印度的中產階級失去了它的其他特征,而隻是作為消費階級存在。是沒有祖先和曆史的,中產階級不可能空中樓閣般地拉動印度經濟的騰飛。它的頭頂上不會永遠飄著經濟繁榮的祥雲。而且如果它隻顧自己狹隘利益,而無社會責任感,曆史會隻能再次證明它的“近視”特質。

當印度軍隊公開的在馬六甲海峽集結之時,印度國內的中產階級選擇了彈冠相慶,而並非和平請援。當印度日益陷入能源和糧食的危機之中,印度的中產階級卻仍在大肆消費著從西方和中國運來的昂貴的消費品。當印度的政客們為了爭奪權利,而煽動著無家可歸者上街遊行之時,印度的中產階級選擇了坐壁上觀,而在國際金融遊資大肆進攻印度金融市場之時,印度中產階級第一次行動了起來,不過他們並非是與之抗爭,而在在古老的利益驅動之下,盲目的跟風而動,在“與狼而舞”的危險遊戲之中,引頸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