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節 義勇軍變遷(3 / 3)

對於黃顯聲的違令,少帥動了怒,想轍了他的職,但黃顯聲此時名聲響亮,輕易動不得。再加上國民政府已經下令授予黃顯聲少將軍銜。少帥擔心黃顯聲會被蔣介石所收買,(蔣介石的收買人心的能力,張學良可是見多了,十分的警覺。)不但沒有下令轍黃顯聲,反而向他示好,送錢送裝備,將騎兵總隊擴編為騎兵第二師。

義勇軍在轍退的時候,雖然沒能將兵工廠帶走,但7000萬銀元,大量的金條珠寶,以及槍炮武器卻是帶走了的。義勇軍的三個師,第一步兵師,第二機械化師,第三炮兵師,有錢又有裝備,經過這段時間的整編招兵,又是齊滿滿員了。再加上騎兵師,可謂兵強馬壯。

騎兵師整編完畢後,電告少帥,少帥看到報告,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黃顯聲名下竟然有這麼多的部隊。義勇軍已有尾大不掉之勢。心中不安的少帥打算親自去黑龍江一次,但未能成行,因為他的親信勸告他,黃顯聲在黑龍江已是如日中天,權勢薰天,馬占山的那點人馬是壓不住他的。萬一人心不古,少帥的安全無法保障。再則,就算去了,又能怎樣?

少帥問怎麼辦?

參謀長榮臻建議道,唯有繼續施恩於黃顯聲,使之不至於有二心。

少帥連連搖頭,說這樣做他放不下心。

所謂“施恩”無非就是給錢給裝備升軍銜,但這樣做會讓義勇軍進一步發展壯大,等到義勇軍有足夠的實力與少帥分庭抗爭時,誰還能保證義勇軍繼續聽令於少帥?

榮臻猜透了少帥的想法,又獻了一條釜底抽薪之計。

義勇軍之所以能夠在元氣大傷後迅速恢複,得益於從沈陽帶走的那些銀元珠寶。如果勒令黃顯聲歸還。沒有了錢的義勇軍,將不得不依靠少帥。這樣既能削弱義勇軍的力量,又能使之不敢有二心。

對於那些銀元珠寶的事,少帥早有耳聞。

九一八事變後,那些銀行家商人,逃到了關內。得知少帥在北平,紛紛找上門來,要求東北軍歸還他們的財產。少帥曾經以被日軍劫去為由而拒決。但這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燈,他們說是警察們化裝成日軍,搶先一步劫走了銀庫,還找來了大量的人證和物證。

少帥哪有錢還他們?嚴詞拒決。但這事越鬧越大,無法壓住,少帥隻得以調查為由,拖延時間。

榮臻這一提醒,少帥大讚好計,既可解決義勇軍問題,又可以爭取民心。但他還是有疑問,如果黃顯聲死不認賬?又當如何?

榮臻道:“那就公布出去,叫商人們去找黃顯聲,我們也省了一個麻煩。”

化裝成日軍,搶劫自己的銀行,這是天大的醜聞,如果公布出去,黃顯聲必定聲名掃地,被全國口誅筆伐,義勇軍也就無法生存下去了,此計不可謂不毒辣。麵對這樣的後果,誰受得了?黃顯聲必定乖乖聽令。

黃顯聲收到少帥要求他歸還銀元的電報,愁悶不已,還吧,沒有錢的義勇軍,還打什麼仗啊。不還吧,又麵臨著聲名掃地的危險。

陸機道:“要是衛司令還活著就好了,他總是有辦法應對任何問題。”

提到衛司令義勇軍高層又陷入到了深深的懷念之中。

不久,警衛團長王鐵拳進來了,他說有一個賣糖葫蘆的貨郎,在門口鬧事,說是有重要事情向黃司令報告,不見到黃司令本人,他就不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