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此時的中國,大量資源需要進口,日本從中國撤兵之後,懸掛中國國旗的商船出海不會受到攻擊,因為日本始終害怕中國再次對他們實施本土轟炸,實在是太近了!
雖然中華元是國際化貨幣,但是目前隻是在中國本土以及中國防區範圍內使用,包括正在醞釀獨立的東南亞,都在將各自貨幣與中華元和美元掛鉤,中華元和美元成為“亞太經濟圈”的兩大貨幣。
現在中國的短板太多,重工業剛剛起步,沒有拿得出手的海軍,沒有汽車、飛機、重武器等製造能力。
但是中國目前有一種東西是最賺錢的,武器。這個東西自然是一本萬利。而且隻要有戰爭就會有武器。
由於東南亞日本一直在與美國拖時間,實際上戰鬥始終沒有停止,1941年繼承王位的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努克沒有選擇去法國學習,而是到了北方聯盟軍事學院;不僅是西哈努克親王,還有老撾的西薩旺馮國王、越南的胡誌明、緬甸的昂山將軍、馬來西亞的阿卜杜勒·拉赫曼齊聚中國,發表獨立宣言,宣布柬埔寨、老撾、越南、緬甸、馬來西亞各自獨立,成立各自的政府,號召人民起來組織軍隊。
二戰之前,柬埔寨、老撾、越南被法國占據,緬甸、馬來西亞被英國占據,二戰時期日軍掃平東南亞,自稱為“解放亞洲”,現在日本要撤兵,英法的本意為什麼拉著美國“先歐後亞”,就是想解決德國之後,一起過來打擊日本,重新占據殖民地。
對於東南亞各國的獨立,美國與中國的態度一致,表示“尊重人民的選擇”,但是現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老撾的西薩旺馮國王、越南的胡誌明、緬甸的昂山將軍、馬來西亞的阿卜杜勒·拉赫曼全都靠到了中國一邊,這是美國所無法接受的,而各個國家認為非常習慣,因為幾千年以來他們就是中國各個王朝的附屬國和保護國,現在隻不過回家罷了!
日本扶持的傀儡政府還沒有倒台;各個國家又成立一支政府,又組成一支軍隊;英法各國的總督以及殖民地統治階層還有一定的勢力;而且美國也已經接觸和扶持了一批勢力,於是現在除了泰國屬於親美政權與親日政權對抗之外,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全都是四重勢力混雜,分歧嚴重。
有分歧所以才有戰爭,那就打麼!不打,武器賣給誰去!
美國礙著英法方麵,不能強行出頭,而英法現在撥不出腳來,美國隻能悄悄地供應給親西方政權武器,曆史上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和英國達成一致,讓英國駐軍撤出亞洲和非洲,並且留下了許多伏筆,就是為了挑起戰爭,把二戰沒有用完的武器賣出去。
中國人實在,不光供應武器,還出動“誌願軍”,手把手教給這些親華政權怎麼打仗,現在的局麵是,各個政權從寧丹這裏用礦產、木材等資源交易,還有英國、法國、日本在各個地方投資的工業設備,不足支付部分貸款,有了錢支付給彭小文買武器,支付給李宗仁和白崇禧“軍事顧問費”,轉一圈又回來了,嗬嗬,為了領土和主權,這個錢花的很是值!
東南亞打做一團,寧丹就讓王百春開足馬力搞生產,四分之一收益投資到工業基礎建設,四分之一投資到農業,四分之一投資到科技和教育,四分之一投資到兵工生產,生產出來的新武器給中國軍隊換裝,換下來的舊武器翻新一下,提供給東南亞國家偉大的獨立事業。
美國支持的是印尼、菲律賓、文萊和泰國,中國支持的是越南、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和緬甸,雙方各發其財心照不宣。
戰爭這個東西,是致富最快的東西,先打完日本,然後肯定國家裏的不同派別要打,內戰打個差不多,英國法國還要過來搶地盤,那就再打,打走了英法之後,接茬再打內戰,寧丹計算著,這個戰爭沒有個十年八年別想停下來。就是打累了也隻是稍微停兩年,你看就知道了,各個國家之間還要產生領土糾紛,還要產生信仰矛盾,還要產生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價值觀與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價值觀的矛盾。什麼價值觀最有價值?槍杆子裏的價值觀,最有價值!
戰爭,必然是製造財富最快,利潤最高的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實際上人類的主旋律就是戰爭,和平隻是戰爭長河裏一個短暫的插曲,而已。
(二)
日本隻是單方麵撤兵,就如同從1931年開始一直到1941年,兩個國家打了10年彼此都沒有宣戰一樣,東方國家和西方國家的不同就在這裏,要打就打,打了就停,停了再打!你什麼時候聽到過對越自衛反擊戰雙方簽署過“停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