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故人 第一百二十三節 內外布局(1 / 2)

(一)

美國希望讓日本交出整個東南亞的製海權,然後默認日本占領遠東,如果是這樣的話,美國可以考慮與日本停戰!

而日本方麵,目前占領東南亞就是要石油和橡膠等資源,現在遠東已經有了石油,足以讓日本應付戰爭,那麼東南亞以前的歸屬國分別是英國、法國、荷蘭和美國,現在中國有意圖,如果隻能如此的話,日本與德國瓜分蘇聯,美國和中國分占東南亞,美國、英國和德國在歐洲三足鼎立,這個結果對於日本來說,並非不能接受!至少還有遠東那麼一大塊領土!

對於美國來說,與其兩麵作戰,不如先穩住日本,日本想象的那種局麵不可能發生!歐洲必須要分裂成很多個小國家,蘇聯可以被日本和德國占領,但是也必須分裂出來很多個小國家,非洲方麵,英國和德國都要交出殖民地,讓他們獨立!

把世界上的國家分裂成三四百個,隻有美國一個大國,最好中國也分成若幹個,那樣才最符合美國的利益!

(二)

“讓東南亞各國獨立,日本在美國的監督下陸續撤兵,在撤兵期間雙方保證不發生衝突,撤兵期限為一年,美國同時保證東南亞各國不對日本軍隊發起攻擊,這個條件美國願意接受嗎?”

麵對著日本的條件,麥克阿瑟拒絕,但是馬歇爾保持沉默。

麥克阿瑟說道:“那些日本猴子必須無條件投降,否則讓中國繼續使用雲爆彈,炸平他們!”

馬歇爾明白麥克阿瑟的心理,但是麥克阿瑟是個軍人,不是政治家,軍人永遠都是為政治家服務的。

麥克阿瑟不停止攻擊,美國要求日本的撤兵時間縮短到半年,這些日本猴子,趕快把兵抽出來去跟蘇聯戰鬥吧!

日本的狡詐在此處顯露無疑,不支付賠款,但是承諾把東南亞和緬甸的部分領土管理權交給中國,同時又和美國協商,讓東南亞各國完全獨立,並且隻同意讓美國進入,這明顯是在製造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矛盾。

寧丹和馬歇爾進行了會晤,雙方打成了共識,由國民政府派出駐東南亞占領軍,與美國組成維持和平部隊,雙方共同進入,美國的心思,日本肯定不會輕易撤走,而且美國總統羅斯福本身就不支持殖民地,這倒不是因為羅斯福有正義感,而是因為羅斯福知道,如果二戰之後各自殖民地恢複的話,英國和法國的收益比美國要大的多!

以國家獨立的名義,削弱英國和法國的海外領土,這才是對美國來說最大的利益,由中國軍隊出人應付日本可能的抵抗,美國政府還可以唆使英法日後對抗中國,每個人都在想著自己的利益。

(三)

盤算利益也要考慮實力和現狀!

寧丹在中國北方用超越時代的思路經營了多年,得到了張學良、左權、王庚等人的輔佐,現在又是來了個亦正亦邪的彭小文,對於那些昔日列強各懷心思,寧丹一笑置之。

法國在拿破侖時代曾經是世界第一大強國,那又如何呢?二戰期間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國擊沉了法國的所有軍艦,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開羅會議邀請蔣介石參加都沒有邀請法國,失勢的鳳凰不如雞!

蘇聯,這頭北極熊現在遭遇日本和德國兩路夾擊,國內的車臣正在鬧獨立,沙俄時代霸占中國的領土已經被奪回,現在的蘇聯明顯不是曆史上二戰之後那個蘇聯了,現在蘇聯已經隻剩下半條命而已!

英國現在的陸軍主要在北非作戰,由於日本進攻蘇聯減輕了德國的東線壓力,德國得以騰出手來在北非戰場上收拾英國和美國的部隊,巴頓將軍在北非也沒有曆史上打的順,蒙哥馬利更加是一籌莫展,曆史上如果不是德國同蘇聯交戰陷入困境,獨立對付英美到底誰取得勝利真的很難說!

日本自不用說,從中國撤兵簡直比用刀子挖他們的肉還疼,不知道有多少人死諫多少人剖腹,但是日本實在是被寧丹的“雲爆彈”打怕了,靖國神社,他們祖宗的神廟已經被燃燒彈摧毀了,如果再這樣對付英國美國蘇聯和中國,日本真的要被打碎!

德國的日子好過不到哪裏去,雖然到了1945年還沒有呈現敗象,但是從1939年打到現在,德國的戰略儲備也早就打空了,一場戰爭如果打一天,打的是戰術和突然性,如果打一年,打的戰略和資源儲備,如果打上個三年五載,那打的就是綜合國力和民眾的意誌力。

再講美國,現在美國的利益無疑是最大的,同盟國的戰爭物資幾乎都在靠美國來維係,對於中國居然率先解決了國土上的戰爭,美國人很不滿意,但是那又能怎麼辦呢?難道美國繼續支持日本打擊中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