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川軍再戰山西,李家鈺四十七軍轉戰晉南-三,三一二旅喋血長治城(一)(1 / 3)

第五章 川軍再戰山西,李家鈺四十七軍轉戰晉南-三,三一二旅喋血長治城(一)

李家鈺在電話中說:“日軍的迂回部隊正向黎城抄襲,已同我增援東陽關的一○四師熊崗陵團在黎城東北發生激戰。另外從河南林縣西來的那一路日軍已經突破友軍的防線,直指平順。軍部決心保衛長治,阻敵西進。你部必須迅速轉移到長治西南的長子縣,協助一○四師保衛長治。同時,在轉移時要不斷以小股部隊襲撓日軍,以遲滯敵人行動和保證撤退時部隊的安全。”

李宗昉聽得出,軍長的語氣異常沉著和堅定。他放下電話,立即命令通知各團長來師部開會。也以同樣沉著和堅定的語氣下達了以進為退、安全撤離的作戰命令。

午夜剛過,各部派出小股參加夜襲的部隊紛紛出發。很快,日軍宿營地附近不斷響起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各團派出的小股部隊開始在襲撓敵人,一些鬼子的哨兵被摸掉,排哨附近落下了手榴彈。跟著,又“噠、噠、噠”地響起日軍的機槍聲,你來我往,徹夜不斷。這些鬼子有了在響堂鋪遭摸“夜螺螄”襲擊的前車之鑒,隻是躲藏在工事裏放槍,沒有外出一步。

拂曉前,除了留下掩護全師撤退的一○六一團黃高翼連埋伏在香爐峰陣地外,全師均已安全撤離東陽關。

擔任掩護任務的連長黃高翼,蒲江縣鬆華鄉馬南村人,是李家鈺在遂寧創辦的軍事政治學校的畢業生。昨天午夜親自帶了十多個弟兄夜襲敵人,幹掉鬼子兩個哨兵,聲東擊西地同敵人打了半夜的麻雀戰。現在,他正督促全連弟兄修好工事,選好射擊位置。尤其是連裏的三挺輕機槍,每個射手都配備好助手和幾個射位。

他當然清楚,自己肩上的擔子何其艱巨,以自己三百多名士兵,要阻止近萬裝備精良的敵人的進攻,是談何容易;自己肩上的擔子又是何其重要,全師數千兄弟的安全,係於自己一身,自己在這裏多擋一陣,全師的安全就多了一分!同時,他也非常清楚,承擔這項任務對他個人將意味著什麼。他本想向長官囑托一下自己在蒲江縣兩個嗷嗷待哺的兒子的事,但團長楊顯明(後晉升一七八師師長)在交代任務時的幾句話又使他打消了這個念頭:“你是軍長親手栽培出來的子弟兵,萬毋辜負了軍長的教誨。記住,‘孝當竭力,忠則盡命’,若有不測,你的家小由我負責照料!”

這些話也是黃高翼在向士兵們訓話時常說話。可是在此情此景中由團長對著自己說出來,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心裏能掂量出其中的分量,不由得在激昂中感到一種威嚴和敬畏。

清晨八時,一陣由遠而近轟鳴聲打破了晨曦的寧靜。幾架日軍飛機呼嘯而來,在東陽關和各陣地上反覆投彈和掃射。日軍各炮兵陣地上的火炮一起開火,足足打了一個小時。除了香爐峰外,多數的炮彈都在空無一人的陣地上爆炸,爆炸騰起的煙霧把幾個山頭籠罩在昏天黑地之中。顯然,鬼子還沒有發現守軍的主力已經撤離了。

炮擊之後,數十挺重機槍一起吼叫,噴射出密集的彈雨,掩護日軍開始衝鋒。很快,敵人從守軍回擊的槍炮聲中發現,防守在陣地上的一七八師主力已經撤離,昨夜的襲撓隻不過是守軍掩護撤退的煙幕!於是怒火中燒的日軍指揮官把滿頭的怒火通通發泄到堅守在香爐峰陣地上的黃高翼連身上。

日軍用炮猛轟擋在自己左翼的香爐峰陣地,接著鬼子兵發狠似的端著步槍和機槍衝鋒。可是黃高翼卻不慌不忙,巧妙地利用有利的地形,指揮士兵一邊保護自己,一邊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居高臨下把手榴彈扔到那些氣喘籲籲的鬼子群中。當衝鋒的鬼子向下潰退時,又用機槍追著鬼子的屁股掃射,直打得敵人的指揮官老羞成怒。最後黃連手榴彈用盡,鬼子衝上陣地,黃高翼指揮著士兵同鬼子肉搏,被鬼子集中機槍火力掃射擊,中彈數十發,身軀被子彈穿透成篩子孔,壯烈犧牲在陣地上。

為時三天的東陽關守衛戰結束。日軍傷亡一千餘,我軍傷亡二千餘。象征著旭日東升,或者說象征著夕陽西下的那張火辣辣的太陽旗插上了空蕩蕩的東陽關。

黃高翼犧牲時年二十九歲。初葬於犧牲之地香爐山,後移葬於山西平陸縣張店,一九四一年其家人為其在家鄉立衣冠墳。

黃高翼犧牲後,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詞:“誌酬裹革”。

蔣委員長題詞:“忠勇可風”。

李家鈺題詞:“為國捐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