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零一回 鄧小平臨機勇負責 總前委遣將戰黃維(1 / 2)

正文-第一百零一回 鄧小平臨機勇負責 總前委遣將戰黃維

卻說參謀處長在鄧小平再三鼓勵下,才道,“放棄大許家,誘殲邱、李兩兵團,是毛主席的決定呀!我們這個計劃渋及到改變軍委的意圖,我有些擔心;而且,中央9月工作會議一再強調要集權啊!”

眾人默然。

鄧小平點燃香煙,手指緊貼嘴唇,猛吸了幾口道:“毛主席曆來反對教條主義。他寫的《反對本本主義》就是針對下級如何正確領會和貫徹上級指示的。他在《實踐論》中還說過,‘真理的標準隻能是社會的實踐’,‘隻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中國共產黨是主張實事求是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毛主席一貫這樣主張,也是一貫這樣實行的。我們處在前線的同誌,應當及時向軍委和毛主席提供前線的真實情況,提出我們依據具體情況而做出的建議。這樣,才符合毛主席的基本思想。毛主席和軍委多次電示我們,要臨機處置,這是對我們最大的信任。現在情況變了,我們的策略也得變。圍殲黃伯韜兵團和在南線殲滅黃維兵團,都是軍委既定的作戰目標,圍殲黃維兵團也是符合軍委關於殲擊南線敵人的基本精神的,隻是在具體打法和時機上的問題。我是總前委書記,這個決心應該由我來下,這個責任也應該由我來承擔!處長同誌,請立即把我們的意見報告軍委!”

陳毅感動地道:“封建時代就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就是軍委給的臨機處置之權。我相信,在北線速殲黃伯韜兵團,在南線先打黃維兵團的建議,毛主席是一定會認真考慮的。”

劉伯承道:“粟裕在北邊速殲了黃伯韜兵團,我們在南線圍殲了黃維兵團,就能置杜聿明集團於死地!黃維是個研究軍事理論的知識分子,是陳誠的親信,一向自命不凡,然而他的實戰經驗確實少得可憐!這不足慮。”

陳毅提醒道:“他身邊可有一個能征善戰的胡璉喲!”

劉伯承道:“據我們內線報告,胡璉與黃維意見不和,又沒當上兵團司令,第12兵團一到蒙城,他就聲稱牙痛,單獨脫離部隊到了南京,躲進上海一家醫院鬧情緒去了。至於副司令吳紹周嘛,雖有些戰術頭腦和實戰經驗,但黃維根本就沒有把他放在眼裏。底下幾個軍長的意見,對固執己見的黃維來說,根本就不起什麼作用。”

陳毅高興地道:“隻要胡璉不在軍中,我們就能誘使黃維上鉤!根據中央指示,請敵工部派人勸告劉汝明、曹福林、劉汝珍反蔣起義,這對於我們殲滅李延年兵團和黃維兵團有重大意義。”

這一日,鄧小平、劉伯承、陳毅向軍委連發兩電,闡述了決心先打黃維的理由。當日,善於接受下級意見的毛澤東,在對北線戰事作了深入分析之後,指示粟裕以8個縱隊對邱、李作戰,“以殲其四五個師為目標,心願不要太大。”並指示,在消滅黃伯韜兵團之後,將譚震林、王建安的5個縱隊迅速轉移至曹村、夾溝地區休整,準備打黃維。“劉峙令黃維戌哿(注:即11月20日。)到宿縣,他是沒有估計到中野1縱在蒙城、宿縣間的阻擊,及2、6縱隊準備對黃維後尾打擊內。事實上,黃維大約要二十三四日才能到宿縣。如果我中野1、2、6縱隊戰鬥得力,還可能使黃維推遲幾天到宿縣。如果我陳謝、葉飛準確地殲滅了李延年,又殲滅了或者驅逐了劉汝明,則黃維在宿縣即處於我譚王(在夾溝)、陳謝葉(在固鎮)的包圍之中,爾後即可全力殲滅黃維,如像在碾莊殲滅黃伯韜那樣,獲得一個偉大的勝利。這時對於北麵之邱、李等部,則采取鉗製手段,待殲滅黃維後,再打邱、李。我們認為你們應按這個方針去部署兵力。假如今晚明晨解決了黃伯韜,則哿馬(20、21)兩日譚王5個縱隊在碾村附近休息,養、梗(22、23)兩日即移至曹林、夾溝地區,準備休整一星期左右,即協同中野全力打黃維。”

當日17時,軍委電告劉、陳、鄧:“已知華野全軍用於北線打黃、邱、李,目前不能分兵協力中野打南線之敵。應即照粟陳張部署實施,請劉陳鄧適當應付南線之敵。”

11月20日,劉、陳、鄧仍在研究敵情和軍委昨日發來的電示,以及華野發來的電報。

蒙城方向,黃維第14軍一部由蒙城以東李草房附近偷渡過渦河,向楊勇縱隊縱深攻擊。陳再道縱隊移至淝河羅橋後鄧家至曹市鎮段,繼續阻擊第12兵團東進。王近山縱隊在蒙城西北檀城集以南一帶阻擊黃維兵團。黃維則以楊伯濤第18軍居中,左翼為覃道善第10軍,右翼是熊綬春第14軍,向渦河北岸的解放軍陣地攻擊,並在連天的炮火中不顧一切地架設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