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回 蔣介石議兵戰淮海 劉陳鄧運籌攻黃維(3 / 3)

劉伯承道:“以我們現有的6個縱隊,單獨對付兩路大軍,困難頗多。如取正麵防禦,必然分散兵力,不能殲敵,且仍有一路敵人透過我之防禦增援徐州的危險;如果采取機動作戰,不受保障徐州作戰之限製,則可以逐個殲敵,但對粟、陳、張作戰不無影響;如果實行鉗製黃維,打李延年、劉汝明5個軍,至少需5個縱隊,但以1至2個縱隊防禦黃維均無把握。”

鄧小平點燃香煙,吸了一口道:“依我軍態勢,如李延年沿津浦路東側急進很不順利的話,我們仍然隻以秦基偉縱隊與李延年、劉汝明兵團5個軍周旋,再集中5個縱隊,先殲擊黃維一兩個軍,爾後協同華野對付李延年。”

“使不得,使不得!”陳毅連連擺手道,“以中野現有的極弱火器和12萬人對付黃維裝備有坦克、重炮的12萬人,我不能同意。那樣的話,中野這匹本來就很瘦的馬,負擔就太重了!萬全之策,還是等粟裕在北邊殲滅了黃伯韜,移師南下,共同殲滅黃維!”

鄧小平道:“毛主席昨天來電說,‘北線何、張起義又是一個大勝利。今後數日內殲滅黃兵團全部,將是第二個大勝利。如能精心組織戰鬥,再殲邱、李四五個師,打得邱、李不能動彈,則將是第三個大勝利。’我們要消滅黃維兵團,爭取第四個大勝利!華野連續作戰20餘日,打得英勇、頑強,但也十分辛苦。我的意見是,讓華野在中野收拾黃維的間隙裏得到短時休整,以便對付杜聿明。麵對蔣介石這樣一個最大的戰略集團,我們決不能把華野這支勁旅使用到疲憊不堪的程度。如果那樣的話,華野疲兵再戰強手,中野以少敵眾,窮於應付,就更難以殲滅敵人了。田忌以孫臏之策與齊王賽馬,二勝一敗,值得我們推陳出新。現在,我們應以華野勁旅速殲黃伯韜兵團於碾莊地區,爾後將主力集中到徐州以東、以南,監視邱清泉、李彌、孫元良3個兵團,爭取休息十天半月,恢複戰鬥力;同時,再以華野尚未使用過的5個或3個縱隊用於南線,協同中野殲擊黃維、李延年兵團。這個步驟最為穩當。如果我們不這樣的話,過低估計本身困難,而在南線又無保障兩路大敵不北進的情況下,馬上打邱、李,既無勝利把握,又可能陷入被動。”

劉伯承道:“徐東之作戰,華野使用了6個較能攻堅的縱隊打黃伯韜,曆時12個晝夜還未能解決戰鬥。如果再以其餘部隊攻擊······”

陳毅插話道:“其中隻有兩三個縱隊較能攻堅。”

劉伯承繼續道:“加之部隊相當疲憊,刀鋒似已略鈍,再用這樣的疲憊之軍攻擊比黃伯韜兵團更強的邱清泉、李彌兩兵團,確非易事。把強手削弱了,再對付強敵,弱手更弱;以兩隻弱手對付三路強敵,其結果自明。我們6個縱隊,除第4縱隊外都隻有6個團,兄弟縱隊隻來了5個團,平均每個縱隊不到2萬人,炮兵很弱,所以隻能用於一處。我同意小平同誌的意見。”

陳毅道:‘你們算把我說服囉。好。我同意中野先打黃維。向中央軍委陳述我們的意見,並通知粟裕、陳士榘、張震,建議速殲黃伯韜兵團。然後,華野抽六七個縱隊南下,協助中野殲擊黃維、李延年兵團。”

“可是······”參謀處長欲言又止。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