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九十九回 王近山鬥膽言戰 劉陳鄧勇戰徐蚌
卻說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一個騎手旋風般奔來,翻身下馬,向劉伯承敬禮道:“師長,我們的前鋒已到羊冊、春水地區。“
劉伯承道:“近山啊,黃維走的是弓弦,又有車輪子,你們4萬多人要牽製黃維12萬人這樣的重兵集團,還得想點辦法,才能超越他的!你們在豫西牽牛20多天,現在又窮追黃維,戰士們的情緒怎麼樣?”
王近山指著從身邊走過的隊伍道:“部隊士氣可以說是‘嗷嗷叫’啊!雖然我們在豫西牽牛和追擊作戰中傷亡減員3000多人,戰士們的米袋子空了,鞋子磨穿了,彈藥少了,‘泡兵’多了,但是,支前大軍給我們補充了足夠的糧食和彈藥。同誌們紛紛表示要開動‘11號’,超過黃維的車輪子!我們的口號是:拖住黃維爭取淮海戰役的徹底勝利!我找司令部的留學生計算過了,弓背比弓弦長不了多少。現在又是晝短夜長,夜行軍是我們的長處,黃維卻不敢在夜間行軍。再說,黃維的12萬人馬也不會都坐在車軲轆上,況且,他們沿途還要遭到我們地方部隊的阻擊和破路炸橋的遲滯呢!黃維的行程,每天最多不過70裏。而我們呢,每天行軍150裏。所以,我敢打包票,我們一定能夠超越黃維,哪怕現在還相距200餘裏!”
劉伯承拍著王近山的肩膀道:“你是講戰術的,又有那麼一股子虎勁。這樣說來,你是啞巴吃湯圓——心中有數囉?“
“這個‘數’,我還是有的。”王近山閃著明亮的大眼睛道,“不過,怎麼收拾黃維這個老冤家,我心裏可沒有數啊。不知師長怎麼打這一仗?”
“依你看呢?“劉伯承凝視著王近山的眼睛道。
王近山毫不掩飾道:“我喜歡剛正不阿,直言不諱,不喜歡搞拉拉扯出的事。我建議野司在澮河地區預置一個口袋陣,誘黃維鑽進去。然後,我們6縱和12旅以及豫西軍區主力兜底紮住袋口,全殲敵人。不過,我們在兵力上與黃維是一比一,火力上根本沒法和他比。要吃掉黃維兵團,需要華野的支援才行。”
劉伯承道:“你這個打法很大膽,值得研究。你現在的任務是,帶領部隊超過黃維,並於行進間對敵實施側擊,遲滯他的行動,配合華野和我主力在徐州方麵的戰鬥。”
“是!”王近山翻身上馬飛馳東去了。
劉伯承看著王近山的背影,滿意地點了點頭,鑽進吉普車,望方城方向馳去。
11月10日上午,豫東永城以北的一個小村莊。一座很不起眼的院子裏,作戰處長張廷發指著八仙桌上的五萬分之一地圖,對陳毅和鄧小平介紹敵情道:“杜聿明到徐州當了剿總副司令,正在積極調整部署,,以加強徐州防禦能力,並指揮邱清泉、李彌兩兵團東援黃伯韜兵團。華野主力占領新安鎮、阿湖、瓦窯地區後,黃伯韜兵團西撤。今日,顧祝同到徐州督戰,並派飛機給黃伯韜和各軍軍長空投了蔣介石的親筆信,命令黃伯韜就地抵抗。黃伯韜鑒於部隊建製混亂,決定在徐州以東55公裏的碾莊圩地區,利用李彌兵團修築的工事抵抗,並整頓部隊。目前,華野第4、6、8、9縱隊正在圍殲敵掩護部隊,並準備渡過運河猛攻。山東兵團正向徐州以東的大廟、大許家、曹八集等地猛插,準備截斷黃伯韜西撤之路。蘇北兵團3個縱隊正迅速沿宿遷、大王集向徐州東南進逼,威脅徐州並堵截黃伯韜兵團。華野第11縱隊和江淮軍區兩個旅經土山鎮正向大許家前進,由南向北配合山東兵團截斷黃伯韜西撤通路。華野第1、6、9縱隊和魯中南縱隊,正從新安鎮及其以西地區,沿隴海路南側向西追擊。在徐蚌線上,孫元良兵團北調徐州,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5個軍也積極北上徐州;黃維兵團的4個軍另1個快速縱隊由正陽方向趕來。這樣,徐州地區敵人的總兵力將由60餘萬人增加到80多萬人,並配備了2000多門大炮和眾多迫擊炮。蔣介石還調集了467架飛機,參加淮海會戰。我們4個縱隊夾在敵人中間,處境困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