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九十六回 君臣淮海議用兵 介石苦心選大將 (1)(2 / 2)

顧祝同道:“郭廳長言之有理。我們應采取蕭毅肅之方案。因為退守淮河南岸進行河川防禦,對爾後我向平漢路或蘇北方向機動不便,況且,共軍打通隴海鐵路後,向東西方向調動兵力非常靈便,這對我們更為不利。”

何應欽站起來,踱了幾步道:“守徐州的事就這樣定了。我考慮,中原軍隊分別由徐州和華中兩剿總掌握,指揮上不統一,也不利於即將到來的中原決戰。劉峙嘛,我了解他。他是一員福將,很難擔此重任。白崇禧嘛,有戰術頭腦,人也很精明,由他統一指揮中原軍隊與共軍決戰,可以說做到了人盡其才;但是,總統對他有一百個不放心。這樣重大的問題,我和顧總長是不能做主的。因此,我決定由第三廳連夜將此事做成方案,請郭廳長帶到北平,向總統請示,最後定奪。”

蔡文治道:“請問何部長,如果京滬不保,我們是否應該先考慮一下遷都之事,然後調整各戰場兵力,再與共產黨爭奪天下呢?”

何應欽道:“這個問題事關重大,有待研究。嗯,遷都之事,請郭廳長和蕭毅肅二同誌,做成一個南京失守後遷都廣州,組織軍政府繼續與共軍作戰之計劃。”

顧祝同上任以來,戰局比他的前任更糟糕。個把月來,國軍在東北、華北、西北迭遭失敗,攪得他心神不寧。粟裕、譚震林部隊和陳毅、鄧小平部隊幾十萬大軍雲集徐州東、西兩麵,看來勢在必奪徐州。堅守徐州這個彈丸之地不大可能;撤守淮南呢,共軍會自由南下。是守?是撤?顧祝同難下命令。雖然何應欽表了態,但是責任還是要由他來負的。想到這裏,他對郭汝瑰道:“撤離徐州和堅守徐州兩個方案同時整理。另外,撤銷第四綏區,調劉汝明的兩個軍到蚌埠,以加強徐蚌作戰能力。命令孫元良兵團迅速集結蒙城,以加強徐州的作戰能力。明天,行政院長翁文灝要去北平,你與他同行吧。”

且說作戰廳長郭汝瑰回衙後,即刻組織力量,連夜趕擬了作戰計劃。10月23日,他帶著計劃正欲北飛時,顧祝同乘車趕到機場,為他送行道:“汝瑰呀,要報告總統,中原軍事由白崇禧統一指揮是暫時性的,會戰結束以後,華中剿總和徐州剿總仍然分區負責!”

中午時分,郭汝瑰趕到北平,徑直來到蔣介石行轅元恩寺。

杜聿明迎住他道:“郭廳長這時候來幹什麼?總統正為丟失錦州和長春,新7軍李鴻部和第60軍曾澤生部投共以及鄭洞國投降的事,大動肝火呢!”

“杜長官,我來北平,是要向總統請示中原方麵作戰的事。”郭汝瑰轉身對俞濟時道,“俞侍衛長,中原軍情緊急,煩請通報。”

半個小時以後,俞濟時出來,叫郭汝瑰進去。郭汝瑰念完了計劃。

蔣介石大聲道:“徐州絕對不能丟,曉得嘛?徐州一失,南京何保?白健生在搞什麼鬼?他把幾十萬人馬拖在漢水邊上,卻讓劉伯承鑽了空子,一舉拿下了鄭州和開封!娘希皮!”

蔣介石罵了一通之後,逐漸開始思考問題。他在地圖旁沉思良久,道:“徐州方麵應取攻勢防禦,可放棄奪取鄭州、開封、蘭封等城市。第四綏區劉汝明部固守商丘,第40軍李振清部由鄭州退至黃河北岸,準備以後打遊擊。華中、徐州兩剿總部隊,由白崇禧統一指揮。第2軍、15軍可歸入第12兵團序列。華中剿總方麵,必要時可以放棄南陽,以便12兵團進出周家口,以跟蹤共匪中原野戰軍。令宋浠濂任徐州剿總副司令,所遺第14兵團司令職務,由霍揆彰、吳紹周二人中選一人擔任。令徐州剿總限期恢複宿遷。”

蔣介石指示完畢,郭汝瑰想起臨行時顧祝同的叮囑,便道:“總參謀長考慮叫白崇禧統一指揮,隻是暫時性的措施,戰後,徐州和華中兩剿總仍按分區負責。”

蔣介石立即道:“不要暫時指揮,就叫他統一指揮下去好了!隻要能確保南京,能守住江淮,我們就能同共產黨繼續爭奪天下。劉峙是一員福將,有他鎮守徐州,總會逢凶化吉的。你可以回去了,向何部長和顧總長說明,徐州方麵一定要采取攻勢防禦!”

郭汝瑰告辭出來,飛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