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審訊犯人的突破策略(1 / 3)

(一):審訊犯人的策略以及技巧

一、從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狀態實現突破

人的心理總是受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呈現出一個動態變化的狀態,而犯罪嫌疑人心理的每一個微妙變化,都可能成為突破案情的薄弱點。在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發展脈絡的基礎上,有效控製其心理發展走向,從而實現對其心理防線的突破。

1、破滅僥幸心理,實現突破

僥幸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建立在對自己的行為很有自信的基礎上的心理狀態,以其作為拒不認罪的主要寄托和精神支柱。不過,抱有僥幸心理的犯罪嫌疑人往往自以為萬無一失,很少考慮在賴以對抗的精神支柱被摧毀後,如何繼續對抗的問題,這正是僥幸心理的弱點所在。

在實踐中,賄賂案件的證據相對單薄,往往以言詞證據為主,因而涉案人員常常存在著“隻要不開口,神仙也難下手”的僥幸心理。針對這一情況,辦案人員在分析僥幸心理弱點的基礎上,通過訊問把握有利時機,正確運用訊問策略,巧妙使用證據,就會使犯罪嫌疑人驚慌失措,摧毀其拒不認罪的精神支柱,促使其僥幸心理破滅,從而突破案件。

2、緩解畏罪心理,實現突破

畏罪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害怕自己的罪行被揭露而受到法律製裁的一種心理,往往處於一種是繼續對抗而被從重處罰,還是坦白交代被從輕處罰的矛盾之中。

在辦理桂林市經濟建設投資總公司項目經理朱某受賄一案的過程中,針對朱某存在畏罪心理的特點,辦案人員選擇以消除朱某對偵查打擊和刑事追訴的恐懼情緒為突破口,讓其有勇氣麵對自己,減輕其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引導其畏罪心理向求生、求輕的心理轉化,從而一舉突破案件。

3、打消顧慮心理,實現突破

顧慮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在自身受到限製之時,對自己個人的發展前途、親朋好友達的評價議論、父母子女的處境等問題顧念思慮的心理狀態。這種顧念心理往往會使犯罪嫌疑人在權衡供認犯罪事實是什麼後果,而不供認犯罪事實又是什麼後果的矛盾之中。

犯罪嫌疑人中,往往女性的情感源相對豐富,因而顧慮心理突出是女性犯罪嫌疑人的重要特點。在辦理女性涉嫌犯罪的案件,辦案人員針對其顧慮心理,從側麵引導,以誠懇的態度幫助分析利弊,將其顧慮心理調整、強調到一定程度,讓其意識到隻有交代事實、爭取寬大處理才是最有利於自己前途的選擇和對親人、朋友最好的交待,從而突破案件。

二、從案件的事實或情節實現突破

突破的核心是讓犯罪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實及具體情節,而犯罪嫌疑人總是千方百計地否認犯罪的事實和情節,因而突破的焦點就集中在了犯罪的事實和情節上。在案件的事實情節中,利用薄弱環節來突破案件,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犯罪嫌疑人所關注的焦點事實或情節突破案件

犯罪嫌疑人到案之後,總是要對自己的犯罪事實、情節進行回憶,分析自己可能在哪些環節有紕漏,哪些環節穩靠,同時會采取各種方法來打探所關心的事實情節。針對這一情況,辦案人員關鍵在於讓犯罪嫌疑人認為自己所關注的事實或情節已經被檢察機關掌握,從而對其構成較大的心理衝擊,致使其心理防線崩潰而突破案件。如所辦理的桂林市黑山植物園出納劉某貪汙案,劉某是利用會計作錯帳的機會進行貪汙的,而會計作錯帳這一情節最為劉某所關注。辦案人員通過讓劉某認為這一情節已經被掌握,從而對其構成心理衝擊將突破案件。

2、利用確鑿的證據實現突破案件

犯罪嫌疑人總是想方設法試探辦案人員到底掌握了多少犯罪證據,並根據暴露程度的多少采取相應的對策。而利用確鑿的證據實現突破案件,關鍵在於向犯罪嫌疑人出示的證據要確鑿有力,證據的出示要含而不露、點到為止,從而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突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