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這種種複雜的原因,阿富汗人除了骨子裏的那種尚武情節之外,還擁有著與生俱來的血性。這種血性並不僅僅存在於阿富汗這個國家,還存在於這個國家內的每個民族的血液裏,無論是少數族裔塔吉克族還是占統治地位的普什圖族人,都是這樣。同樣的,無論是在阿富汗,還是在巴基斯坦部落的確,普什圖族人也將這種血性帶到了他們所居住的地方。
如果將之前的那些在阿富汗國內的所謂清剿作戰看作是一種手段的話,那麼當德國空軍JaboG -33 Büchel多重任務聯隊的兩架‘EF-2000 Eurofighter’戰鬥機從空中對佩沙瓦部落區投下八枚炸彈的時候,但那些呼嘯而落的‘GBU-24/A Paveway III寶石路’精確製導炸彈準確的將那片村落夷為平地的時候,歐洲已經徹底的將自己推到普什圖族人,甚至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對立麵,而且這種對立是根本無法調和的。
白沙瓦的納蘭平初在第一時間內接到了發來的情報,並加以確認之後,難得的露出些許欣慰的笑容。在過去的這一個月裏,印度、駐阿歐洲軍團頻繁的打出一連串咄咄逼人的狠招,雖不是招招致命,但卻也是使得中、巴兩國情報部門在阿富汗的活動大大受到了製約。
打破僵局的方法選擇上,納蘭選擇了最為簡單直接,也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借刀殺人’。
或許在西方人和佩沙瓦部落區長老的意識中,就沒有這樣的一種意識。可是納蘭卻做到了。卻是那樣的在一旁死棋之中,布下了暗子,盤活了這局僵棋。當一直為駐阿歐洲軍情部門所熟悉的無線電頻率開始接連不斷的發送一些敏感訊號的時候,早已經嚴密監測的歐洲軍事情報機構立即捕捉到了這要命的電台訊號。並迅速的確定了位置。
當然了,僅僅靠一部無線電訊號發射器還是不夠的,在納蘭的指使下,阿卜杜勒-阿米德的ISI(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JIN(聯合情報/北方局)的特工人員開始接連的出入佩沙瓦部落區,和那些多次拒絕合作的部落長老頻繁溝通。擺開一副‘有事好商量’的架勢。
臨近的奧拉克紮伊、巴焦爾、本努、古勒姆、北瓦濟裏斯坦、開伯爾、南瓦濟裏斯坦、德拉伊斯梅爾可汗、科哈特,這些已經和己方達成盟友關係的部落區也開始在阿巴邊境頻頻活動,所有的這一些假象更是讓歐洲人認定了,該死的佩沙瓦部落區便是那支‘幽靈’武裝最大的幕後支持者,那些讓自己頭疼不已的夢魘就躲藏在佩沙瓦部落區內。
而從阿富汗政府機構傳出的消息似乎進一步證實了這條情報的準確性。於是在‘駐阿歐洲軍隊指揮部’和情報機構的策劃下,駐阿歐洲軍團決定深入到巴基斯坦境內,對佩沙瓦部落區的敵對武裝部隊進行清剿從根本上來解決這些麻煩。不過如果深入到巴基斯坦境內,勢必會引起外交糾紛;而且是派遣地麵部隊侵入,還是動用空中打擊,這是一個不得不麵對的問題。
考慮到佩沙瓦部落區也是巴基斯坦‘聯邦直轄部落地區’,雖然伊斯蘭堡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控製此地,但如果直接派遣地麵部隊侵入恐怕所引起的外交糾紛將是一件令人及其頭疼的事情。而動用空中打擊,則似乎麻煩會少一些。處於這樣的考慮。駐阿歐洲軍隊決定繞開阿富汗政府(因為喀布爾政權也是普什圖族人),來進行此次行動。
德國空軍JaboG -33 Büchel多重任務聯隊在兩天的時間內,接連出動6個架次的‘歐洲鷹’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對佩沙瓦部落區進行了嚴密監控。甚至還有一名英國軍情部門的特工人員在一名阿富汗向導的帶領下,深入過佩沙瓦部落區進行情報搜集。
這進一步的情報活動更是堅定了駐阿軍團的情報分析判斷-沒錯,那些該死的‘幽靈’便躲在佩沙瓦部落區內。難怪一直捕捉不到他們的身影呢。這些該死的巴基斯坦蠢貨。
當最終情報被證實之後,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德國空軍JaboG -33 Büchel多重任務聯隊便立即調動了兩架‘EF-2000台風’歐洲聯合戰鬥機,掛載著軍械部門改裝的‘GBU-24/A Paveway III寶石路’精確製導炸彈在機場待命,隨時可以發起空襲。而且為了能夠完全摧毀目標,全部經過改裝的‘GBU-24/A Paveway III’都是以油氣裝藥取代了常規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