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中的第十四條,更是明確寫道“本法的規定不影響中國享有的曆史性權利。”何謂曆史性權利?誰都知道,可是沒辦法,誰讓中國人早出生那麼幾千年的。《鳳凰周刊》曾經這樣報到過:東南亞許多漁民很鬱悶,祖祖輩輩打漁的地方突然就來了中國的艦隊,宣稱不得進入……
這倒不是別的,中國政府一貫的態度就是如此,隨著渚碧礁雷達站的建成,幾乎東盟國家的一舉一動都處於在中國軍隊的遠程雷達預警下。
而曾母暗沙區域、九段線南部靠近印尼納土納群島的區域等,中國政府的一貫態度就是“我國漁民曆史上一直在這些海域進行捕魚,我國的這種曆史性權益應該得到尊重和保留,這體現了國際海洋公約對於海域劃分的公平原則。”
這樣一來,在納土納群島附近海域從事捕撈作業的中國漁船是成百上千,綿綿一片,而這其中自然也就存在著大量‘隱蔽船隻’了。本身就因為對南海局麵的掌握不夠,東盟才頻頻吃虧,中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口調,又注定了軍事實力有限的東盟國家根本無法和這個北方大國的對抗,而這些存在於漁船中的‘隱蔽船隻’自然也就可以無法無天的從事自己的作業。而這些作業無疑又是為軍事用途所使用。
水深150米,‘ 093Ⅴ型攻擊核潛艇長征109號’正悄然隱蔽在海麵的幽藍之下,也許這會兒海麵上金色的陽光灑滿波濤,但在這片水下,除了依稀透過海麵的陽光在水下折射處零散的幽光之外,幾乎完全的處於在黑暗之中,魚群歡快的遊過,捕食著那些活躍在透過海水而來的陽光下的浮遊生物。即便是這片美麗、安詳的海洋,也是一個弱肉強食之處。
黑色的艇身為黑色的海水所輕柔的包裹著,黑色的海水又恰到好處的隱蔽著這黑色水下鋼鐵巨獸,盡管水滴型的艇身看上去是那樣的具有著弧線感,但一塊塊鋪滿著的消音瓦,還是讓海底的那些生物不得不繞得遠遠的,更別說試圖接近了。
北約代號‘商’級潛艇的093Ⅴ型SSN究竟是什麼樣,誰也不知道,這種隻是存在於傳說中的先進攻擊核潛艇曾在大陸戰爭、對日戰爭中有過出色的表現,除了知道使用PCMA矽橡膠,噪音水平和海狼級相仿之外,誰也不知道更多的襲擊。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配置的6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不僅可以發射重型線導、尾流自導魚雷,還可以發射C-805型反艦導彈以及‘紅鳥’巡航導彈,因為在對日戰爭中,093Ⅴ型SSN曾經大量使用這兩類配載火力對艦隻和地麵目標實施過打擊。
此時的這艘093Ⅴ型攻擊核潛艇的艇艙內,除了那暗色閃動著的紅色警報燈之外,靜得幾乎掉根針都能聽到,艙室內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如果不是長年累月的水文測控調查船、以及偽裝成漁船的情報船隻的水文資料搜集、海底情報搜集,估計這艘長征109號核潛艇此時也不會這樣的靜靜的讓自己如同一頭臥獸樣的趴窩在水下,忍受著頭頂上那輪機轟鳴而過時,死神的猙獰笑聲。
這片海域對於中國海軍潛艇部隊來說,是一片再熟悉不過的海域了。之所以中國政府一直在南海問題上,堅定著將‘圈’推到人家門口的立場,除了是衝著南中國海的油氣資源,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四大海中,再沒有哪片海域比南海更適合潛艇的對抗活動。
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美國海軍曾經大量的在南海布設水下聲納,以求能夠監測到中國潛艇部隊的活動情況,可是到頭來,什麼都一無所獲,這是為什麼?因為南海上存在著大量的中國漁船,加上軍方的鼓勵政策,出錢回收水下監測聲納,結果美國情報船前腳扔下聲納,後腳便是漁船的大拖網,別說聲納了,那種大網下去,海底幾乎被刮一遍。
也正是因為這樣,南海的水下安全、水文資料、海底情報的三重確定,才得以使得中國的潛艇能夠充分的利用海底斷層、海流,等等一係列的自然環境來隱藏自己。
“五、四、三、二、一。”看著聲納員不斷張開的手指,緊張得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的潛艇兵們在心底默默的數著數,當數到一的那瞬間,似乎所有人都感覺到了那由遠而近的螺旋槳攪動海水的尾流從自己腦袋上橫貫而過的張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