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節 盡墨(中)(1 / 2)

第二十七章節 盡墨(中)

納土納群島,這片位於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南中國海上的由百餘座島嶼組成的海上明珠,以盛產石油與天然氣而名聞世界,當然,這裏也是一片有著爭議的海域。同時,這裏也是一片潛艇活躍的海域,一片讓印度尼西亞海軍幾乎感到頭腦發大的海域。

盡管歸屬於印度尼西亞廖內群島省的行政管理下,但由於廖內群島海域與中國、馬來西亞、越南及菲律賓四國緊緊相連,而且國際法並沒有對這此有什麼明確的界定,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具有著極強的爭議性。尤其是中國和越南一直都有對納土納群島提出主權要求,更是讓這充滿著資源的群島充斥隱沒在和平氣息下的火藥味。

據說最早中國廣東省潮州人張傑緒,曾經在此建立王國,自任國王。張傑緒死後,因內部發生紛爭,見機而得到荷蘭人乘機滅了這個張氏王國,將其改名為安波那島。

盡管中國人,在口頭上始終未提出對納土納群島主權要求,但早在1993年,中國出版的一份地圖,就曾把納土納群島列入版圖,這一行為在當時曾經引起印度尼西亞政府和民間的強烈反彈,雅加達一度要求北京作出澄清,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當然這還不是最為可怕的, 1996年5月,中國政府正式公布其部分領海基線,讓世界頓時嘩然的是,中國的所謂領海基線,居然是以大陸岸外島嶼連成,這樣一來,中國的領海也就因而擴大,而這也當然使得雅加達不得不對納土納海域的前途深表關切。

而且更讓東南亞國家感到愕然的是,那次的領海基線的公布,中國政府也隻是公布了那在海圖上標注的密密麻麻的無數基點,而根本公布任何測量和幾何數據。

這一點顯然誰都知道,這裏麵的貓膩不少,所以也正是如此,有關於中國領海基線的話題隻要提出來,整個世界都是一片嘩然,但對此,中國政府從來不多說廢話,因為從法理上來說,中國政府本身就是一個邪惡麵而已。根據國際海洋法的規定,領海基線以內的是內水,以外的是領海,然後再往外依次是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彼此在法律地位和權限都不一樣。

內水是完全按照國內法管轄,而在領海外國船舶還有無害通過的權利,而一但領海基線劃大了,那麼也就等於內水、領海也隨之擴大了,這樣一來,劃定的海疆也因此而擴大了。

本身劃定領海基線是必須得靠島嶼的依托,才能在鄰近的礁石上設基點,單個孤零零的礁石的不合法的。但是中國政府卻占了一個便宜,因為國際海洋公約對‘島’的定義本身就很模糊(至於這個,大家去理解好了)於是中國政府在標定基點的時候,自然也玩起了貓膩。

雅加達自然很清楚這些,印尼人不是不知道這些,但這又能夠怎麼樣?中國政府在有爭議的海域從來都沒有公平遊戲過。以前在東海,中國政府要求和日本必須要按照大陸架延伸的原則,而不是按照中間線劃分原則,因為按照大陸架延伸原則,中國占便宜。

而在黃海,中國政府又要求必須按照‘自然地形延伸’和‘海岸人口比例’原則。因為黃海海底大部分麵積是古黃河沉積層,少部分是朝鮮半島河流古沉積層,至於海岸人口比例,誰都知道山東、江蘇兩省是中國人口密集的沿海省份。

至於南海,中國政府的態度更是明確,必須按照地圖。這個當初我們地圖的確是畫了大了點,但沒辦法啊,當初你們還不是國家,老子已經修道5000年了。不過我也不欺負人,雖然這個地圖推到你們家門口了,這樣吧,我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吧。

什麼你要錢沒錢、要技術沒技術,要啥沒啥,那怎麼辦?這樣吧,還是我吃點虧,開發的問題就交給我了,你們就沒什麼事兒吧,到年底等著分紅就行了吧。

分多少?這個嘛,這個可以這樣理解,你想啊,我又要出錢,又要出力,還得出技術,你要錢沒錢、要技術沒技術,要啥沒啥,我想你也肯定不好意思多拿分紅吧,這樣吧,我吃點虧,就給你幾個百分點算了。你看看,在和你分錢的問題上,我都這麼大方,你也不好意思還價是不是?行了,就這樣定下來了。明兒我就開始動工。

對於北京的這個態度。包括雅加達在內的東盟國家幾乎沒有一個認同的,尤其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可是這又怎麼樣?

早在2009年1月4日的中國軍報(解放軍報)上就刊文:中國軍對須超越領土維護國家安全。文中寫道“國家利益拓展到哪裏,我軍的使命就要延伸到哪裏。按照新的曆史使命的要求,我軍不僅要維護國家的‘領土邊疆”’,還要維護國家的‘利益邊疆’;不僅要成為國家安全利益的捍衛者,還要成為國家發展利益的捍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