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節 絕勢(1 / 2)

第十七章節 絕勢

哥打基納巴盧,馬來西亞東部地區臨時作戰指揮部,地下掩體內的臨時作戰指控中心內,充斥著忙碌成了一團的身影,幾乎每一個軍官的臉色都難看到了極點。

形形色色的技術軍官們忙碌在電腦前,一些人甚至幹脆的在走道裏踱來踱去,以期用這種方式,來驅散自己心底的不安。那些接收和發送出去的數據,每一條都是有關於蘭港方麵的作戰的,這些充斥著無數字母、圖標的數據,幾乎堵塞滿了整個通訊數據鏈。

這也難怪,從一個小時之前中國人就開始了對整個東馬地區的軍事設施展開了最為猛烈的一輪軍事打擊行動,巡航飛彈、地麵炮火、空軍力量,這是自中國人從馬魯杜灣登陸以來,對整個東馬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打擊,盡管已經開始了軍事動員,但這次打擊還是使得措手不及的東馬地區的所有指揮、應急、通訊等部門頓時的陷入在一片混亂之中。

更糟糕的是,從這個時候起,出乎意料的打擊還猛烈、精準、密集的降臨在一些重要通訊設施、機場、港口、供油、自來水、發電廠等軍用、民用設施上。與此同時,中國軍方的電子幹擾器對加裏曼丹島的所有電磁信號進行了對頻帶阻塞幹擾,不但是東馬,甚至就連文萊、印尼也遭到了不少影響,到處都是充斥著的電磁風暴。

在蘭港方向,中國第15空降軍的兩個師正聯手肅清最後的防禦力量,空降44師配合從馬魯杜灣上陸的海軍陸戰隊第5旅,正在往基納巴盧國家公園方向推進,雖然陸軍司令部建議可以動用一些空軍力量,對菲律賓巴拉望島上的普林塞薩港機場,實施打擊,但這個建議斷然的遭到了空軍方麵的拒絕。雖然這個時候的普林塞薩港機場集結了大量的中國人的物質,但空軍認為,一來有限的作戰飛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投入到不恰當的作戰中去,而且,軍方一些反對者也認為擴大戰事的話,可能會使得中國人進一步的給予馬來西亞以壓力。

怎麼辦?這是一個問題,擺在吉隆坡麵前的這個問題並不好做出選擇,選擇和中國人媾和?似乎北京想要什麼,到這個時候,執政的‘巫統’都還搞不明白,更別說這個和談的‘和’字從哪裏說起來了的,至於選擇對抗,資本又在哪裏?怎麼來做出這個對抗的‘抗’。

至於中國人本身就是打出了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高舉著“肅清反政府武裝”的旗號,這些中國軍隊便是殺氣騰騰的爬上了東馬的海岸,肅清反政府武裝,這個反政府武裝是指誰?誰是這支北京嘴裏的所謂‘反政府武裝’,馬來西亞本身就是一個由十三州和三個聯邦直轄區組成的聯邦體製國家,這種體製建立的基礎是1957年7月2日公布的《馬來西亞聯合邦憲法》確立的聯邦議會君主立憲製。

這樣一來,對於北京來說,想要找出茬子來,再容易不過的了,因為雖然根據馬來西亞憲法,最高元首為國家領袖、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但組成聯邦組成的直接者-各州卻是以蘇丹、拉惹、嚴端、元首,為執行領袖,管理行政事務的州務大臣、首席部長都隻是根據在1963年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後,將1957年的《馬來西亞聯合邦憲法》僅僅改名便確定下來的《馬來西亞聯邦憲法》而作為基礎。這種政治發展的基礎決定了馬來西亞現在的這種局麵。因為宗教,尤其是在東亞這種局麵下,宗教主導下的國家,再容易不過的成為挑刺的對象。本身北京就不缺乏挑刺的手段。找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再拿手不過的了。

而更是糟糕的是,中國人登陸的地點,又是最為尷尬的沙巴州,這個位於婆羅洲島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裏曼丹,將文萊國夾處於在和砂拉越州之間的行政區本身就是和一個不太平的地方,因為在1704年,文萊蘇丹曾經將這片領地轉讓給蘇祿蘇丹,所以菲律賓一度宣稱擁有沙巴州的主權,直到現在,這個問題都尚未完全解決。

麵對於中國的挑刺,加上自1969年之後,馬來西亞政府給予馬來人種種特權的不平等,尤其是在經濟、政治領域和受教育權上的所謂‘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方麵,更是為馬來西亞現在的局麵埋下了致命的伏筆,本身這樣的對於馬來人的特權,就是遭到馬來西亞國內的其他種族的強烈反對,但這種反對並沒有遭到馬來西亞政府的重視,甚至是反對聲根本無濟於事,因為無論什麼時候,馬來西亞政府都是以馬來人的利益為主導優先。

吉隆坡不是不清楚中國人是具有優勢的,尤其是在聲望方麵,盡管大量的華人已經在兩年之前,便開始離開,但大量的非馬來族裔卻依然是這個國家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