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隻是我去想的而已,猜測建立的前提是‘歐洲情報機構已經知道了我軍列裝次聲武器’這一構想的基礎,我不知道的是,歐洲人是否知道我們列裝了次聲武器,或者他們是否能夠肯定我們會在雅加達這裏使用這種武器。
我當然不確定這些,不過從安靜之前告訴我的那些有關於日本流亡政府的‘小道消息’,日本流亡政府的總部現在已經由巴黎遷往布魯塞爾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政府包括有外交事務委員會、聯合對策本部、情報對策委員會等等十餘個部門。這其中外交事務委員會是負責流亡政府在全球範圍內‘拓展外交空間、爭取外交途徑解決複國事務’的部門;而聯合對策本部則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負責‘以武力手段完成複國大業’的具體事務;情報對策委員會則是最高情治機關,不僅僅負責對‘外’情報搜集事務,而且負責對內情治等反諜內務工作。而總理大臣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者’,統合幕僚部則是負責給與行政事務上的處理工作,隻不過在前總理大臣加藤眾樹不明原因的猝死之後,由於內部紛爭,目前政府是由外交事務委員會、聯合對策本部、情報對策委員會這三個部門的執行總監聯合統轄事務,而原本負責政府行政事務的統合幕僚部反而被架空了。
流亡日本政府的所屬軍事力量都是由歐洲各國進行培訓和武裝的,法國、英國、比利時、德國這些歐洲國家都有派出軍事教官並提供武器裝備,這些日本軍事訓練營多數設立在北非,還有一個傘兵訓練營設立在法國的科西嘉,一個山地訓練營設立在意大利和瑞士的阿爾卑斯山脈之間,距離的位置,安靜說她也不知道。不過這些由招募流亡世界各地的日本人而組成的作戰部隊卻是頗具規模。
日本流亡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當然是第1輕騎兵團,除了這個團之外,還有第2步兵團、第5步兵團、第4裝甲騎兵團和第3傘兵團、第6山地步兵團這五個部隊。這其中,第4裝甲騎兵團方才建立了架構,並沒有完全建立完成,第3傘兵團、第6山地步兵團剛剛分別在科西嘉和阿爾卑斯山脈成軍,現在還沒有完成基礎科目的訓練,能夠動用的部隊也就是第5步兵團、第2步兵團和第1輕騎兵團,相比於完全是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完全是募兵而來的兩個步兵團,第1輕騎兵團則完全是由流亡海外的日本軍人組成,戰鬥素養好,裝備也好,安靜告訴我,據說這個團的不少日本人都能夠說一口相對流利的中文。
第1輕騎兵團、第2步兵團、第3傘兵團、第4裝甲騎兵團、第5步兵團和第6山地步兵團六個團組成了日本複國軍,總顧問是來自英國的埃德森上校,他之前是英國陸軍第3機械化步兵師所屬第12機械化旅-國王皇家匈牙利衛兵團的指揮官,還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英國駐西貢軍事代表團顧問總監。
對於安靜說的這一切,我當然感到好奇,而這種好奇也自然使得我去猜測了,如果說,日本複國軍總共才六個團的兵力,而且這種‘團’建製不同於我軍的‘團’規模,而是類似於歐洲軍隊的團級,隻是相當於我軍的兩個營規模,所以我一直在猜想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日本人要將這個最精銳的第1輕騎兵團投入在印度尼西亞?他們真的是將一個團的兵力都投入在這裏嗎?”
帶著這種猜想,我命令部隊“務必謹慎推進!逐步往前占領!隨時做好接戰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