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項目概況(3 / 3)

有了錢幹嘛?

修橋鋪路呀!

修路先幹嘛?

設計呀!

多次討論和綜合性經濟比較,最終設計方案就定下來了。

設計圖紙和工程概算同步進行。

最終經過招標,投標,開標一係列程序,然後林雲所在的公司中標。

這個項目是一般項目,不是優質項目,公司預算人員預算了三次,兩次結果是保本經營,一次結果是虧損。

而且這個項目不是公司主動投標的,是業主方邀請投標的,作為省一級地方龍頭的國企,這是必須擔當的,沒有辦法拒絕。

扣除勘察,設計,監理,零星征遷和業主獨立費用之外,項目施工單位中標價是3900多萬,但是要下浮9%,也就是3500多萬。

不掙錢的原因就在這下浮的9%上,這屬於合同約定讓利。

一個項目賺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帶動經濟,還養活很多人。

這是國企和私企最大的不同!

橋和路設計為標準的二級快速路,而二級公路的標準是8.5-12米這個區間,而標準的二級快速路是12米上限寬度。

原來的最後三公裏經過城鄉結合部的公路都是8.5米下限的寬度,擁堵不說,還繞行,現在改了路線,不但縮短了幾公裏,還節約了時間,原本到縣城市區要30幾分鍾,現在10分鍾都不要。

不要小看集體的智慧,也不要小看管理層的智慧,很多東西都需要集體談論,一步一步的去驗證,才能確定最優化的方案。

領導都不是傻子,要覺得領導們是傻子,那麼毫無疑問,你是個傻子。

對於每一個項目的意義,站得更高的人絕對是看得更遠的,綜合考慮以後得出的結果遠遠比一個傻子躲在家裏的胡思亂想要高瞻遠矚多了。

這就是林雲過來三天以後,了解的項目全部信息。

縣交通局成立了一個主管小組,沒有設立指揮部,因為項目確實太小了,有且隻有一個標段。

主管小組一共三人,一個劉姓副局長擔綱,一個農村公路建設辦主任負責具體工作,一個辦事人員協調現場。

而林雲主要需要打交道的就是這個農建辦主任和辦事人員。

主任姓田,叫田興飛,辦事人員姓屠,叫屠軍。

當然肯定是不能直呼其名的,林雲都是叫田主任,和屠工。

這兩天項目總工何工正帶著僅有幾個人在核查圖紙工程量這些問題,因為接下來項目正式開始以前,還有一次圖紙會審。

圖紙會審對工程實施有很重大的意義,因為設計方和勘察方肯定會有某些疏漏,而圖紙會審的目的就是必須在項目開始前把這些隱藏的疏漏找出來。

因為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不是最終實施方,考慮問題和施工單位有一些出入或者偏差是很正常的。

所以在實施之前,必須要把幾方集中到一起對圖紙進行詳細的溝通和洽談,也就是圖紙會審。

而圖紙會審必須要有幾方簽字確認的會審記錄,施工單位提出的問題呢,需要勘察、設計單位或者業主和監理單位書麵回複的。

這是爭議問題的指導文件,也是最終結算的依據,也更是今後扯皮打嘴仗的證據。

這舉國上下,沒有一個項目是不扯皮就能完成的,當然,書麵上不叫扯皮,而是叫函接或者洽談。

雖然大家都是懷著一個共同的目來建設項目,但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各自的責任不同,自然需要多方協商和磨合。

扯皮是免不了的,但扯皮是需要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