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二杆子的學習動機(2 / 3)

集團公司要來檢查,這邊肯定是要打前站的,這邊檢查出問題越多,下邊項目部整改了,集團公司來檢查的時候發現的問題就會越少,這就是片區管理的意義所在,因為無論是集團公司領導還是本公司領導不會天天來管著和督促的。

回去看看老熟人也好,還別說,還挺想那幫小夥子的。

五天以後,吳建華就帶著林雲開始往海州地區的這六個項目而去,說是六個,其實是五個,因為最終回來才會去離得最近的那個湖區公路和濕地配套項目。

這邊熟悉,最後去,當然了,是吳建華和司機老馬熟悉,不是林雲熟悉。

檢查路線是現成的,老馬和吳建華以前跑過的,三個高速項目,一個一級路項目,一個二級路改擴建項目。

幾個項目在地圖上串聯起來,地點分部在三個縣,一個區,相當於在地圖上畫一個不規則但是閉合的多邊形,跑一圈就算結束。

出門的時候,老馬還提醒了林雲帶兩套換洗衣服。

看樣子,至少得出去兩三天。

出門一個小時不到,就到了第一個項目,三公裏多的一條規劃一級斷頭路連接延長。

項目是有名字的,XX路西延段工程。

斷頭路是林雲的理解,因為這條一級公路是市區相對偏遠區域的已規劃道路,前期城市規劃已經做好了,但是還未開發到這裏來,所以路到這裏就斷了,工程人一般稱這種路叫斷頭路。

現在這邊要繼續開發,而繼續開發呢,一般都是修路打頭陣的,先把路貫通,這規劃區才會慢慢的建起來房子。

先有路,然後才有房子,有了房子以後人入住了就有了人氣,有了人氣,自然就能吸引商家,然後慢慢的就可以稱為建成區了,這就是城市規劃的門道了,林雲不太懂這個,但是大約是這麼個套路。

其實絕大部分城市建設都是修路打衝鋒的,這麼些年,林雲修橋鋪路不少,站在自己的視角去看呢,確實是這樣的。

來這邊項目之前呢,吳建華是提前聯係過項目部的,這個項目來的路上吳建華也給林雲做了簡短的介紹。

這是一個典型的合作項目,XX市地方市政公司也是國企,但不是屬於集團的下屬公司,也和林雲的公司沒有從屬關係,而把兩個單位聯係到一起的呢,就是這條路。

其實合作項目是一個幌子,除了組成聯合體投標以外。任何投標時的居間行為都是遊走在法律法規的邊緣或者已經違法。

但有些時候合作項目又是現狀,而且比例非常高,民不舉官不究而已。

而通常這種事情最終被爆出來多半都會是因為利益分配不均或者中間存在腐敗行為,或者是其它參與投標人未中標而知悉了內情才會導致最終的穿幫。

而國企和國企合作,隻要中間沒有夾雜其它的私人利益團隊,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人來過問的,而即使有了私人利益團隊,都會采取其它的一些協議或者合同來規避某些不能上台麵的因素。

國企有國企的痛和難處,私企也有私企的痛和難處,相互理解的同時就促成了一係列的合作,這是常態,任何時候都無法杜絕。

這個合作項目就是屬於國企和國企合作,但是下邊實際實施的是一家私人企業,也就是俗稱的某老板。

一點二億的項目,不但有路,還有沿線的管道綠化等等一係列配套,林雲的公司隻派駐了三個人過來,其餘的崗位全部是市政公司和下邊民營企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