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二章 相親結束
很多人把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掛在嘴上,整天到處抱怨沒有人幫助自己,沒有人提攜自己,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不得誌。
奉勸諸君一句,世態不全是涼,人情不止是冷。
得時毫無春風外泄,失時定無秋雨一寸,本就是你來我往的人情世故,相互幫助而已,你得意時從未幫扶過他人,你失意時肯定隻有四處碰壁了,你有那刀槍不入的厚臉皮去求人,別人也不一定有既往不咎的氣度,這世間本就沒有隻占便宜不吃虧的好事,沒落井下石的乘機踩你兩腳,已然是天大的情分了!
君不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得意時有多囂張跋扈,失意時必定同等的窮困落魄。
還有人說,平生從未得意,所以沒有辦法幫助別人。
得意失意隻是相對而言,平日裏看到失意的人,也可適當的幫助,但萬不可幹出那種挾恩圖報的事情來。
幫不幫?怎麼幫?幫多少?值不值得幫?這裏邊的分寸各自衡量!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幫不幫,有了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的心思,才能主動去幫助那值得幫助的人,哪怕隻是一句公平公道的話,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主持過的公道,他人會用一生去銘記。
幫對了人,別人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感恩。
且看這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做對了,春風裏有你,秋雨裏也有你,做錯了,落難時就隻能在酷暑寒冬裏煎熬了。
由此可見一飲一啄,皆有定數,種因得果罷了。
人生一世不足百年,你我各自掰著指頭算算,還剩多少,以十年計,難逃一掌之數。
餘生不多,願你能永遠溫暖的對待他人,也願你永遠被這世間的人溫柔以待。
-------------------------------------
唱歌可以表達很多情緒,這由歌曲的曲風和歌詞去體現。
人在遭遇困難的時候,一首符合心境的歌曲,甚至有可能比一席溫暖安慰的語話更加有效。
但那種自艾自憐,深深沉迷無法自拔的歌不算,心境倒是符合了,但老是在負麵情緒裏邊翻滾沉淪,不是正道。
驕傲的人自有驕傲的聽歌方式和唱歌方式,你不懂,我也不怪你。
林雲起身去點歌的台前點了兩首歌,一首是劉歡的《從頭再來》,一首是大鼻子情聖成龍的《壯誌在我胸》。
點完回來繼續和賴平聊天,也自顧自的喝了幾杯啤酒。
陳嵐在一首一首的唱著,從歌聲中林雲能聽出來這女人還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也倒是無可厚非的,突然遭遇接二連三的變故,她還算是表現好的了,那想不開的尋短見的人也並不少見!
倒不是這貨臨時見色起意,有了趁虛而入的心思,無非是想彰顯一下情懷,表達一下同情,嚐試開導一下對方,至於能否解開對方的心結,這還是要靠她自身去調整。
男人嘛,總喜歡去揮灑一下魅力,林雲也不例外。
陳嵐好不容易唱完,林雲和賴平使勁鼓掌,確實唱得不錯,投入了感情,表達了情緒,打動了觀眾,自然應該獲得掌聲。
這會兒終於輪到我了吧,接到陳嵐遞過來捏得溫熱的話筒,明明就還有一個話筒,不過既然有人遞,還是要接的,這是禮貌,也是風度。
“咳~咳”
幹咳兩下清一清嗓子,這是唱歌前的基本操作,至於這麼做對唱歌有什麼作用,林雲從沒去想過,這種事情他不會去想,有人這麼幹,自然就有人這樣學,依樣畫葫蘆的把戲而已。
昨天所有的榮譽
已變成遙遠的回憶
辛辛苦苦已度過半生
今夜重又走進風雨
我不能隨波浮沉
為了我摯愛的親人
再苦再難也要堅強
隻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夢就在
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看成敗人生豪邁
隻不過是從頭再來
…………
劉歡的歌深沉厚重,慷慨悲壯,林雲本也算是對生活有了些許感悟的老油條,唱起來還是有幾分模樣,加上這貨嗓音本就自帶的幾分滄桑,一曲唱罷,賴平和陳嵐也是不由自主的鼓起掌來。
林雲唱完回頭,這陳嵐居然又倒了一杯酒喝,本來林雲想製止,一看賴平沒有表示,人家能有恃無恐肯定是有原因了,再說,適當的喝酒,能舒緩神經,以人家表姐妹的感情,和相互的了解,沒有製止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對,不對,這賴平總不至於是等著我去製止吧。
不急,先把歌唱了再說,這一首又來了。
“拍拍身上的灰塵
振作疲憊的精神
遠方也許盡是坎坷路
也許要孤孤單單走一程
早就習慣一個人
少人關心少人問
就算無人為我付青春
至少我還保有一份真
拍拍身上的灰塵
振作疲憊的精神
遠方也許盡是坎坷路
也許要孤孤單單走一程
莫笑我是多情種
莫以成敗論英雄
人的遭遇本不同
但有豪情壯誌在我胸
嘿呦嘿嘿 嘿呦嘿
管那山高水又深
嘿呦嘿嘿 嘿呦嘿
也不能阻擋 我奔前程
程嘿呦嘿嘿 嘿呦嘿
……………………
我要認真 麵對我的人生”
成龍是情聖,什麼龍女龍媽鄧麗娟什麼的,公開的不公開的渠道,沸沸揚揚的很多緋聞,真假難辨,但對於龍媽吳綺莉這個事情,成龍是公開承認了的。
“我隻是犯了大多數男人都會犯的錯誤。”
這是他的解釋,也可以說是掩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曆,既然法律沒有辦法去約束,道德什麼的更加無能為力了。
這世間“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妻妾成群”的故事多了去了,道德的製高點也委實站不下幾個人。
假借道德的名義去批判,一次足已,一針見血,入木三也好,點到為止也好,還能落個清高的名聲。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複批判,十有八九就是妒、怨、恨了,反而落了下乘。
輕信和易怒是噴子的表現,罵歸罵,也不見這世間窮人靠罵人發家致富的,也不見這世間富人被窮人罵窮、罵死。
不對,把人罵死的,千古之下,也有一人。
巧舌如簧,舌戰群儒且多智近妖的諸葛亮,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有“戰陣之前,罵死王朗”的情節。
演義演義,自然就有杜撰的成分,和戲說同等的級別,世間久遠,以訛傳訛,自然就真假莫辯了。
閑話少說,成龍的風流並不能證明這個人不行,更不能證明他的歌不行,雖然他本身確實唱歌不行,但既然敢唱歌,總得有那麼一首兩首的拿得出手,這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