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記者楊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她說:“是不是我們那裏出現了破綻,而李九看出了我們的計劃了啊?要是這樣的話,他就一定不會來鑽我們的埋伏圈,而是尋找其他方向我們防衛的薄弱之處采取行動,這樣我們就被動了。”
江明教導員比較肯定楊記者的說法,他說:“這兩天老杜顯得很鎮定,他再也沒有悄悄的去山上尋找李九接頭。不過,利用送飯的機會,他還是告訴了鬼子傷兵要耐心等待機會。”
張必成立即決定逮捕老杜,突擊審訊,查清李九匪幫的全部計劃。
老杜被捕後先是矢口否認,接著又是竭力抵賴。經過了張科長等的反複做工作,最終他承認了自己是李九的眼線,為其提供了醫院的情報,並為鬼子傷兵通風報信的事情。
他說因為金三龍看到了跟蹤他的人,所以起了疑心,李九和鬼子大介少佐已經將襲擊方向轉移了,但具體地點他這樣的小人物並不知曉。李九安排他回到醫院後繼續偽裝潛伏,等待營救這七個鬼子傷兵時再發揮作用。
審訊結束,張科長又召集了會議。他認為現在事情變得麻煩了,本來還可以通過老杜這條線去尋找李九的行蹤,但因為土匪發現他已暴露,因此和他斷了聯係,這樣就更無法有效查找他們的下落了。
“我們必須撤掉這裏的埋伏,加強醫院的戒備。其餘的人馬上返回榆木,向軍區彙報會商討新的對策,看來這股敵人很不好對付,他們人數雖少但危害很大,必須采取新的辦法才能有效的遏製和消滅他們。”
張必成心裏很沉重,這樣的對手倒不如像鬼子的大隊人馬那麼好對付,弄不好會攪亂了整個根據地的正常秩序。
很快,張必成和甘虎及楊芳等人返回了榆木。
剛到榆木不就,從老鴉寨那邊就傳來了不好的消息,一男一女兩名我們的稅收征集隊員在下鄉的途中遭遇不明身份的人的綁架,目前下落不明。
“該死,果然楊記者分析的事情發生了。”
在軍區組織的針對會議上,張科長不由的說了出來。
主持會議的政治部劉焱主任說:“看來,目前的反圍剿要暫時放一放,請陳浩成團長帶人進入根據地腹地對李九匪幫進行清肅,否則任由他們發展下去,勢必會引起根據地群眾和戰士的恐慌情緒,必須盡早的結束這樣的災禍再發生了。”
張必成則認為以主力來對付小股的土匪其實用處不大,你人多,人家人少又熟悉地形,很容易藏身。不要說難以找到他們,即便是被你找到了,也很難及時形成包圍。這裏到處的大山,並且山山相連,部隊展開速度極慢,沒等你形成包圍人家早鑽出去了。
“隻能繼續采取誘敵深入,主動鑽進預先設好的包圍圈裏才能有效的殲滅他們。我倒是建議我們可采取以毒攻毒的辦法來對付這夥子土匪。”
張必成科長提出了一個人,那就是現任的後勤部代主任馬抗日,他去密州護送楊記者的父母已經四天了,不會超過明天就會返回到榆木。馬抗日對土匪的活動規律和內部的規矩特別熟悉,對鬆山的地形也了如指掌,由他出麵帶隊圍剿李九匪幫再合適不過了,何況李九還是他的老對手,他的手下六子、小七和栓子等人更是熟悉他們的前老大的了。
他的提議當即被劉焱同誌肯定了下來,他對大家說:“這是個極好的辦法,我讚成張必成同誌的意見。楊芳同誌,談談你的看法?”
“我也讚成。”
楊芳發言說:“用陳團長來對付李九等於是用拳頭砸蚊子,砸不到蚊子還會傷了自己的拳頭,而用馬抗日的話等於是用蜘蛛織網捕蚊子,那是一捕一個準兒。畢竟李九太熟悉百裏鬆山的地形了,他就那麼點兒人很容易隱蔽,怎麼搜也搜不到他的。再說,這個人十分狡猾,他熟悉八路軍的作戰方式,你根本找不到他的藏身地點,那就難以斷掉他的老巢,從根子拔出這棵毒瘤了。”
“好,那就這麼辦。”
劉主任說:“馬上報請軍區成立臨時剿匪隊,由馬抗日同誌和張必成同誌擔任正副隊長,限期完成對李九匪幫的清剿任務。這夥人必須徹底消滅,否則就是他們跑了,回到安平後對老百姓和我們的武工隊也是個極大的危險隱患。馬上從軍區警衛營調集一個連和機炮排組成剿匪專門的隊伍,等馬抗日同誌一到立即開始這個艱巨的任務。”
楊芳繼續請求跟隨剿匪隊采訪,但劉主任說:“這次你就別去了,另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在等待你去執行那。會議結束後,我單獨找你介紹。”
原來,大區指示冀西南軍區,要將楊芳臨時借調到北平去,因為延安反戰同盟中有個刑偵專家中條信的同學,經過秘密的聯絡中條信,他已經有了反戰的意願,表示出對這場侵華戰爭的反對態度,很有可能與我們合作。而楊芳在北平時和中條信交往甚好,希望她能過去配合反戰同盟的人和北平地下黨的同誌一道做中條信的進一步工作,達到爭取他的目的。此人現在的身份十分重要,現在經常往來於北平和昌平34研究所之間,34研究所的防衛部署都是根據的他的建議製定出來的,一旦中條信能選擇站到正義的這一邊來,對鬼子將是個最為沉重的打擊,對將來摧毀第三十四研究所的化學武器試驗基地將有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所有的不安全因素我們都考慮到了,因此這次你去北平,重返老的工作地點可以確保安全。到時候,北平的薑泉水同誌將具體的和你溝通細節,這中間加上往返的時間前後大約需要一周到十天的時間,等完了後會護送你返回到蠡縣、密州,屆時你去隨便看望一下你的父母。”
楊芳立正著說:“是,請首長放心,保證完成任務。請問我什麼時候出發?”
“馬上,今天下午出發,先趕往安河橋鎮,我們會派出一個班的同誌護送你一直到北平的通縣,今天晚上到達安河橋後,那裏有人接待你們的,安河橋的鎮長王九陵現在已經是我們的人,第二天你們可以直接轉去張碑店到達通縣了。”
劉主任交代道,並且讓楊芳回自己的宿舍收拾一下,馬上出發。
而這時候,正是馬抗日送完楊崇德老師夫婦從安河橋鎮返回榆木的時候,他沒想到楊芳竟會與自己擦肩而過,他到達榆木的時候,正是楊芳到達他剛離開幾個小時的安河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