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觀內來人(2 / 2)

李無為聽到這裏,心中明了這男子此次前來所為的是前些日子徐州府發起的討賊令。

這要討的賊乃是在翠微山起家的十六路巨匪。

這類案子本應是宵暉衛內部職責,遠不用發布討賊令尋求武林中人的幫助,可這十六路巨匪中大當家照夜明大有來頭,並非庸碌之輩。

他曾經跟隨南拳聖烏元武修行,在門下學有小成之後意圖弑師,敗給烏元武身負重傷逃入深山,後來傷養好了就四處上門踢館奪人功法。

待到後來烏元武垂垂老矣,早年積累下的暗傷發作,照夜明又回到武館殺了烏元武,奪了烏家的拳譜和功法,之後在翠微山自立門戶,收留那些流寇。

十六路巨匪算不上什麼好手,若是麒麟衛六人齊出,不足為慮。可麒麟衛被欽天監調去了四位,另外兩人一位在追殺前段時間被剿滅的五仙教餘孽,還有一位常年駐守京城,唯獨剩下這位猴麵男子。

這猴臉男子也是一名奇人,名叫董和,出身於永州的武學世家,早年卻混跡於市井之間,做過販夫走卒也當過賬房夥夫,還在茶館說過書,也曾出海到過那扶桑,後來被奸人所害,因一場賭局散盡家財,身負巨債。被徐州一名富商之女所救,替他還清了債務。

後來董和靠著混跡市井所積累的人脈和家傳武學報了仇,受了朝廷的招攬後,上門向那位徐州巨賈提親,八抬大轎明媒正娶那名富商之女,也傳為一時佳話。

董和能成為麒麟衛也並非因為他的武藝,其他六名麒麟衛的武功在整個江湖中都稱得上頂尖,坐鎮京城的那位更是公認的神拳無敵,董和的武藝雖然也勉強稱得上是一流高手,卻比不得另外那六位。

朝廷招攬他是因為他的人脈和他過人的交涉能力,自從他入了宵暉衛,與那些武林門派交涉就都成了他和他下屬的工作。他才發布討賊令,聯合徐州的宗門一同討伐翠微山。

徐州之地武道衰弱,不然如四方宗這種小門派又怎麼可能獨占一個富庶縣城橫行霸道。這些武林門派雖然明麵上支持討賊令,卻都怕自家出了力,最後好處被別家不出力的撿了去。

再加上翠微山那十六路匪賊隻掠奪那些小村小鎮,與他們無關,自是沒人會樂意去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一個個口上說著支持,派來的要麼是宗門裏深諳中庸之道的老油條,要麼是入門多年也無甚成就的弟子。

這樣的一支隊伍自然是不可能去討伐翠微山的,若是真領著這支隊伍去了,與送死沒什麼區別。董和不得不再想個破局之法,費了一番功夫之後還真找到一個,就是找隱居山林的老道士,看看能不能請來道門的援助。

李無為心中一番計較過後,自房頂上下來,推門進了屋中,對老道說道:“師父,不如讓我跟著這位大哥一同前去討賊。”

董和不知老道還有李無為這個徒弟,此時已站起身來,麵對李無為,手已然握在隨手攜帶的一根烏黑短棒之上。老道斜眼看了看李無為,說道:“怎麼不在房頂上多聽一會兒?”

李無為訕訕地笑了笑,說道:“我這不是看見觀中來人,擔心師父您的安危嘛,”而後又正色說道:“討伐那翠微山匪賊乃是順應天意之事,再說我也已經學有所成,該出關了。”

董和聽了這話,不由喜上眉梢,悄悄將手上的短棒放回懷中說道:“哎呀,這可是李道長門下的高徒?想必如李道長一般武藝高強,又有此等俠義之心,當真是一表人才啊。”

老道士端起茶杯說道:“天色已晚,我們觀內並無客房,若是天再暗些,想必董壯士回縣裏的客棧也不方便,不妨明日再來。”

董和聽到老道這話,心中大定,知道這趟沒有白來,端起茶杯一飲而盡,說道:“那在下便先行告退,明日再來叨擾。”站起身來對老道和李無為抱拳行禮,這便離去。

老道仍是端坐在桌前,李無為從未做過這般有江湖氣的動作。心中覺得新奇,同樣抱拳回禮,隻覺得自己同樣也算得上是江湖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