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觀內來人(1 / 2)

山中無歲月,轉眼李無為便到了舞象之年,而這十年之中,每日隻是讀書打坐冥想習武,和雲觀中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靜。

老道也沒有如眾多話本故事那般再為李無為找一個小師妹,闖蕩江湖的故事都是波瀾壯闊的,但習武的日子是枯燥且乏味的。

值得一提的隻有老道教李無為習武時,發現這孩子的天賦正如他在其他方麵所展現的一樣驚人,甚至猶有過之,其中以劍法為最。

很快李無為便吃透了老道教給他的所有劍法精要,以至於在李無為十歲之後的劍法修行都是他一個人自己舞劍玩,嚐試領悟傳說中虛無縹緲的劍意。

這一日,正當李無為結束了劍法和內功的日常修行,準備前往大殿打坐調息時。正走在觀裏,卻忽然發覺燈火照耀之下,老道的窗上映出兩個人影。李無為抑製不住心中的好奇,便運起輕功上了房頂,移開了一片瓦片,開始暗中觀察。

而正與老道士交談的這人也是大有來頭。

話說天朝立國之初,開國皇帝趙蒼淼一手創辦了亭曈衛和宵暉衛,自那之後代代相傳。

亭曈衛護衛宮中,隻聽令於天子,人數不過三千,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修煉的功法都是軍中最好的,選拔嚴格至極,每一人若是放到邊疆都可直接作百夫長領兵作戰。

亭曈衛內部的製度並無人知,江湖上有不少傳言說亭曈衛內部並無首領,也不設多餘軍職,三千人盡數聽命於天子。

至於宵暉衛,則是負責探查武林中人的動向。若是有武林門派忽然想舉辦什麼天下第一武道會或是少年英雄會之類的大型聚眾鬥毆活動,都要先向當地的官府通報,至於華山論劍一類的私人聚會倒是不用。

有能力和財力舉辦這類活動的門派,官府自然不會不允許。朝廷不僅支持,還會出資負擔一部分活動的花銷,當地的官員更是會在行事上予以方便。

這負責與當地門派接洽,並將消息送到其他各個門派的人,正是宵暉衛,承辦活動的門派也都會留一個評審的席位給宵暉衛中人。

江湖恩怨江湖了,比武私鬥,兩個門派之間爭鬥這類事情自是與宵暉衛無關。

不過如之前四方宗那件事,四方宗少主出行撞死了人,便必須去官府解決,以勢壓人也好,用錢封嘴也罷。隻要這事了結,那宵暉衛便不會出動。

不過若是縣令公正執法,判了那四方宗少主秋後問斬,有人劫法場,或是四方宗少主畏罪潛逃,不去衙門參加審判,那就到了宵暉衛出動以示天威的時候了。不信邪的宗門多的是,但宵暉衛創立以來掛到各地衙門門前天威柱上的頭顱更多。

至於宵暉衛的選拔遠不如亭曈衛一般嚴格,大多都是從前闖蕩江湖的遊俠兒和犯了小罪後戴罪立功的前武林中人現朝廷鷹犬。

朝廷會負擔各類比武大會的部分資金原因也在於此,很多宵暉衛都是從這類活動中招收到的。

宵暉衛的製度也廣為人知,上品的麒麟衛,中品的狴犴衛和末尾的魚鱗衛。這次來找老道士的,正是七名麒麟衛之一。

李無為所在的位置看不見老道士的神情,卻剛好能看見那正與老道交談的人。此人長相獨特,麵似猿猴,給人精明油滑之感卻又不惹人生厭,此時正陪著笑給老道士倒茶。

他們二人談論的內容影影綽綽難以聽清。李無為想起老道某日在閑談時告訴他的技巧,將內力運至雙耳,原本細微的談話聲轉瞬間變得清晰可聞。

隻聽得那麵如猿猴的男子開口說道:“李道長,我這躺來也是身負天家的任務,實屬無奈,我們宵暉衛也明白您金盆洗手,不問江湖事,我這是壞了規矩。可您也知道這徐州之地實是貧寒。武道衰弱,那些江湖門派也都不幹人事兒,無人願意出手。這次貿然上門實在是……”

話還沒說完就已被老道士抬手打斷:“貧道是絕不會趟這趟渾水的,煩勞閣下來這一趟了,請回吧。”

男子急得站起身來說道:“道長啊,我們這不是急得沒轍了嘛,您就通融一下。不勞駕您出手,隻是盼著您寫封書信讓道門來人參加這次討賊,徐州這些門派自然不會像現在這般出工不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