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零六章 美麗的小島(1)
肖雨荷奉命到對岸開展的尋根之旅,便是從辜家開始,辜家是接頭人。
原以為辜家樹大招風,容易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關注,到了那邊肖雨荷才知,大選前夕的藍綠之爭才是重頭戲,而在經濟不很理想的情形下,雙方既不會明著與因經濟和軍事日益強盛而變得異常依賴的海岸那邊搞分裂,也不會輕易開罪有著廣泛意義的本土勢力,辜家就是這一類。
辜家年青一代裏有一個在大學裏做教書的小姐,完成符合上麵要從知識界開始活動的基本要求,難得的是還很樂意為肖雨荷聯絡了一些不忍見龜島落入他人之手的人士,肖雨荷驚詫於居然有這麼多的人肯為龜島振臂高呼,不管政見的如何不同,畢竟兩岸還是同一個民族,國難當頭,必會萬眾一心。
辜小姐最先找到譚江大學一位孫姓的老教授,老教授欣然接受肖雨荷,並親力親為多次組織了圈內相關的小聚會討論問題,集會期間還屢屢慷慨激揚,噴發出的能量連肖雨荷都感到吃驚,後來才了解到該孫教授是當年遠征軍那位將軍的後人,曆史如薪火相傳,信念則始終不滅,難怪。
後來隨著國內一位國家級領導代表不同政黨的首次到訪,民族的曆史走到新的一頁。麵對國家國力的日益強盛,而麵臨的國家壓力越來越大,影子大國為了實現其封堵計劃,積極鼓動南部海域那邊的菲國侵占島嶼,挑釁國家尊嚴的底線,這一次,連對岸都不肯安坐,時隔多年後再次派出海軍陸戰隊駐紮,這種已經很久沒有運作的軍事行動,擺明是向外界透出了一個信息:國家不可辱,民族不可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是兩岸的第二次心意相通的合作,第一次是那個熟悉的老頭子仍當政時,遇到南部海域發生戰事,國內的軍艦首次通過海峽急援,部下問如何處理,老頭子隻是淡淡地說了句戰事要緊,便讓開了通道,那時的老頭子離辭世不足兩年,也許也是在心懷故國。
沒有國哪有家。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民族本性,國家危難之際,與政治無關。
辜家能夠成為海峽兩邊的政治橋梁,也都是因為政治堅冰在慢慢融化,大家都知道不管兩邊政見的最終走向如何,但在龜島這個問題上,必須同心協力,否則將必定會成為民族的罪人,這是無法承受之重,在日本為了霸占龜島而愈加變本加厲的時候,當政的藍黨逐漸與對岸步伐一致,在野的綠黨也開始變得不再那麼的魚死網破。
這天,肖雨荷與辜小姐討論有關琉球、龜島的淵源證據以及發表的渠道時,收到了國內傳過來的指令,要求如果準備完善,即刻進行下一波動作,以配合針眼的行動,並如有可能,應組織對岸的保島人士,一同前往龜島,以壯大聲勢。
針眼,是針眼啊!肖雨荷想起這個曾經在香港相識,又在日本時並肩戰鬥的戰友,現在很快又要為了龜島而聯手對付日本人,心裏頓時激揚澎湃,這個親密而勇敢的戰友,與自己居然隻是一麵之宜,不禁泛起一點莫名其妙的感覺。
辜家小姐得到肖雨荷的傳達,嗬嗬笑著指出所需準備的資料已經足夠充分,另外,關於管製出版物品的相關部門,經過近期的疏通,以及對岸政府的施加壓力,實際上這邊的政府已經無法不關注那邊的意願,所以順水推舟之下,出版署那裏基本上已經沒有太大問題,如有需要,幾天內便可有製造出令日本人震驚的大新聞,隻是組織人手協同由香港而來的楊明林棟梁他們一道前往龜島,雖沒問題卻稍稍需要花點時間準備,還得知會政府的另一個相關部門並征得同意。
萬事齊備,隻欠東風,這個東風就是需要一個好時機。
肖雨荷緊緊拉著辜家小姐的手,無言地表達了感激之情。
一個熱帶風暴正在海麵逐漸形成,一個更大的政治風暴還在醞釀中。
楊明抬頭看看再次掠過船頭的編隊戰機,憂心忡忡地對林棟梁說:“台風快來了,戰機很快不能飛了,戰艦遠離基地,也會受到影響,熱帶猴子還可以繼續多叫囂幾天。”
林棟梁順著戰機飛去的方向,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啊,聽說熱帶風暴轉向南邊了,要是有航空母艦就好了,早晚收拾他們,別以為認了個主子就有什麼了不起的。”
這天的《寶島時報》用了一個整版,以紀念二戰的形式介紹了二戰的經過和結束,著重指出二戰以盟國順利為終結、結束日本對亞洲的蹂躪以及亞洲各國有殖民地到獨立國家的轉變等意義,並由此試探性提及琉球的曆史,結合波茨坦宣言及琉球的托管經曆,由此質疑二戰後形成的局麵和琉球今天歸屬日本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