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段(3 / 3)

那人神色自若,微笑著目送她走遠。

一直沒有追上去。

作者有話要說:  二十四節氣隻剩下最後一個節氣。

也就是還有一個故事平江正文就要完結了。

目前作者君手頭有三個文案:

一個是現代推理文,不過是和另外一名作者合作的,無奇幻玄幻因素。

一個是使徒續集,西方奇幻。

第三個…大體和山海有關,完全架空的,也是東方係(不是東方幻想鄉那個東方係,作者君不看動漫)幻想題材。

還有一個……就是那篇年更的《須臾良年》

不知諸君想看那個類型的?

慣例求捉蟲。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春分·王不留行(其一)

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

是春分。

驚雷響起前,整個平江城寂靜無聲。

然一聲接一聲的雷鳴轟散了夜的寧靜,夜啼的小兒喚亮燈火。雷聲從道前街起,最早亮起的燈火就在雷聲響起的地方。

織裏橋南街與道前街相交的橋畔。

名為妖籠的宅院。

這兩條街道的住戶並不多,崇寧年後花石綱惡潮襲卷而至,江南不少家庭因此頗受打擊,不得不變賣家產遠離是非之地。其中尤以應奉局所在的平江為諸惡之首。

繁榮的城市變得蕭條,連帶這本就頗遭非議的兩條街道愈發清靜。

應說讓人避之不及。

譬如今夜。

這平地生起不見閃電的雷聲在任何一處響起恐怕都得教人疑惑驚奇。

待辨清方位,確定原是來自織裏橋側時,大家也就隻能咂嘴,埋頭鑽進被窩繼續先前的美夢。

傳說織裏橋側住著一雙仙子,體憫凡人多磨難,是以逗留濁世保一方平安。其一乃是碎錦街紀原堂的女郎中,但凡她願出手接診的病人無不藥到病除,即便行將就木也能令人再度活虎生龍。另一女子時常著利落的武士勁裝,但熟識她的人往往形容說她的性子比郎中溫吞且良善。

但又有人說妖籠二主其實是修煉多年的妖怪,駐足平江居心叵測。因自打紀原堂在平江城為人熟知後,廿載光陰似白駒過隙,而那二人的容顏卻從未有過老去的跡象。

無論她二人是大隱於市的仙家抑或另有圖謀的妖物,長久以來的相安無事總算讓老街坊鄰居終學會見怪不怪。

直到宣和三年的春分。

昨夜那陣陣驚徹天地的雷鳴原是預兆。

隻在夏季關門休歇的紀原堂今日門窗緊閉,著急看病的人沿著碎錦街轉了個大圈也沒發現任何告示。詢問臨旁的鋪子,大夥兒紛紛搖頭說不知。

有等不及的病人循路去了織裏橋,卻見書著“樂府”的門額斷成兩半丟在地上。比尋常宅邸更顯隆重莊嚴的大門此時傾頹坍圮,連帶往日神秘的庭院揭去麵紗。

然展露在路人眼前的卻是多年未曾打理方才造就的荒山角落。

滿院叢生的矮草和花枝像剛經曆過疾風驟雨,雜亂無章地倒伏在地麵。草叢後冒出頭的木橋則汙跡遍布,有腳印,亦有兵器留下的印痕,但痕跡頗新。之後當來者看到廊廡左側剩了一半的茶水以及大開的堂屋門扉,便無須再設想這戶人家的離去有多匆忙。

或者根本就是被迫離開。

來者挨家挨戶敲門,整條街上隻有一家姑娘出來應答。

“散了吧,這戶以後都不會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