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談笑間(3 / 3)

在進行潛艇“海盜戰”的同時,德國盟軍在大西洋製造了另外一種“海盜”船。這些裝滿武器的船隻偽裝成無傷害的商船,懸掛著中立國的國旗,船員們穿著假軍裝欺騙敵方觀察者。實際上,這些船隻裝滿了大炮、水雷、魚雷,甚至還有機動魚雷藏在船艙中。

然而盡管如此,要論起軸心國的海上戰力,還得首推日本海軍、其次為布置在地中海的意大利海軍。最後,才能輪到德國海軍。

至於名聲為何不顯,反而看似屈居德軍之下。說起來,就要怪意大利海軍指揮官的戰術僵化、古板無能了。空有強大的海軍,卻被英軍利用機群給予大量的摧毀。

大西洋戰結束時,在地中海這個棋盤上,戰爭第一階段主要由意大利與英國進行海戰。另一方麵,意大利在地中海的海軍首屈一指。其有兩個主要基地:在北部半島的拉斯佩齊亞,在南部的塔蘭托。

1940年7月9日,在卡拉布裏亞海岸斯蒂洛角,意英兩國艦隊首次交鋒,結果意大利失敗——當年11月11日,英國飛機從皇家海軍“光輝”號航空母艦起飛,向停泊在塔蘭托的6艘意大利戰艦發動進攻,擊沉三艘意軍驅逐戰艦及兩艘巡洋艦。

11月27日,在特烏拉達角,意大利又一次遭到失敗。幾日後,在馬塔潘角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損失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應當注意的是,由於意大利海軍艦隊受到他們國內的嚴重限製,並沒有發起過向地中海英國海軍基地大規模進攻的動作,而隻派出艦隊保護那些為德國軍隊運送物資的商船。頗有大材小用之嫌。

不隻海麵上實力強勁,便是潛艇部隊,也數量不菲。其由意大利王子博爾蓋塞率領的第十海軍反潛潛水快艇突擊隊。就曾在對英國在埃及亞曆山大海軍基地的進攻中,擊沉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英勇”號和“伊麗莎白王後”號的光輝戰績。

另外,其數量高達近百艘的炮艇、警戒艇、掃雷艇,及數百架海軍飛機,更彰顯著這支海軍的不可輕辱。

所差者,不過就是欠缺一名高明的指揮官來為這支海上勁旅創造輝煌而已。

想到這裏,楊雨的眼頓時亮了起來!也立即就懂得了秦麗話中所指——大逆軍,不需要王子的投降,隻需要,平等的友誼,以及,互相扶持。

為此,那怕開罪法國人,也要據理力爭,為王子所率領的政權取到戰後相應的地位。當然,前提是要能取得彼之真正的友誼。

興奮中的楊雨,隨即,便陷入了沉思,一連串的如何謀劃推動丘吉爾的愛斯基摩計劃得以執行,隨後大逆軍將在戰鬥中怎麼給予意大利軍隊施壓,如何做到盡可能地俘獲而不是擊斃,以及派出誰來為這個中間人,都在快速地自她腦子中一一取舍、排決……

見到此,秦麗微微一笑。響鼓不用重錘。既然,參謀長已明白了這其中的關鍵,那麼,就不必再糾結於這個方麵。眼前對於大逆軍生死攸關的重頭大戲,還得取決於對日軍海軍的一仗,是否能取到如期效應。

成,則可傲立於同盟,顧盼自雄。不成,則需要低首做人,時刻緊記著“韜光養晦”四個大字。不緊不能與英國人搞些小動作,更不能公然抵觸美國佬了!

她輕咳一聲,道:“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日軍對庫頁島的軍事走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