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須晴日(1 / 2)

第六十二章 須晴日

第六十二章 須晴日

時下日本人補充兵員正源源不斷地開進大同,其兵鋒直指太原的意圖招然若揭,大有南下攻陷山西全境之勢,第二戰區在這一帶布置了好幾個軍的兵馬,其中駐在龍山鎮的獨立第138旅就是戰區火線新建的一支新軍,這支千多人的組建不足一月的新旅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龍山鎮及龍山鎮以北十裏的要地中泥河南段,而幾個主力軍卻都在這個新旅的防線後麵布防,換句話說在戰區的那些大人物心中獨立138旅這支沒爹沒娘的異軍,主要任務就是充當炮灰,在被日軍的戰車壓得粉碎的同時,也借這支千餘名戰鬥力不弱的雜牌部隊的血肉之軀擋一擋日軍的鋒芒,耗一耗日本人的銳氣。

若是,他們能再來一次原平大捷,那就更好了——功勞是大家的不是?

也難怪戰區的長官們如此安排,在第二戰區眾所周知,最高統帥心照不宣的將幾十萬部隊分成三個檔次。

第一個檔次自然是以衛立煌統帥下的第十四集團軍為主的中央軍糸了,這支在委員長的嫡係軍團的中堅力量時下正與日軍第五師團及騰原旅團對峙。肩負著保衛晉綏地區的重任。

第二個檔次是閻錫山指揮的以晉綏軍第七十四集團軍為主的本土部隊,晉綏軍一方麵戰力較強,又是本省兵,中央方麵對其部自然在補給方麵要高看一等。

第三個檔次當然就是由川軍編成的第二十三集團軍了。川軍的裝備水平訓練度戰鬥能力不但遠遠落後於中央軍,相對於晉綏軍來也是多有不如,且名義上雖是個集團軍,但是實際上不過是一個軍帶一些直屬部隊罷了,加之大老板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劉湘出川抗日的途中病倒現在漢口住院,川軍群龍無首成了一盤散沙,戰力又較弱的自是不受中央看重。

而獨立138旅這些戰時提撥編成的原地方部隊則是不在以上三個檔次之中的,是不折不扣的雜魚部隊,屬於那種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隨時可以用來替嫡係擋子彈的炮灰部隊。在排兵布陣上戰區長官部的大佬們也充分體現了最高統師的意圖,獨立138旅這類雜牌自是要打頭陣的不說,而其部隊的前後配置也讓人看後對戰區的用心心領神會,基本就是按部隊的親疏遠近加以配置,越是親近中央的部隊的就越是放在安全的地方,而一二線的守軍幾乎全是地方軍團。

當然在第二戰區裏比獨立138旅地位更低的部隊也不是沒有,那就要算朱德的第十八集團軍了。

雖然從名義上來說第十八集團軍是戰區的序列部隊,但是出於人盡皆知的原因,戰區的大員們自是不會讓委員長的宿敵真能享有戰區序列部隊的優厚待遇。最起碼在日常經費和後勤補充上是不能與其它部隊一視同仁的,至於在戰鬥任務上第十八集團軍倒是每次都能分配到最艱巨的任務,並美其名曰能者多勞。在分配戰鬥任務這個方麵,戰區長官部和最高統帥部倒是對第十八集團軍青睞有加極度信任的,實實在在是把第十八集團軍當成一個齊裝滿員的主力集團軍來看待了,當然戰後補充是想也不要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