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十四、同桌冤家(2 / 3)

劉青小臉漲成一朵榴花說,你打,怕你不成!叫著,昂然逼上去!

氣氛緊張起來,教室裏靜極,隻有小朋友喘息聲,似乎別無內容。

其實教室裏內容相當複雜,有盼著打起來的,有盼著李穎老師來狠狠收拾一下這兩個囂張的家夥。

蕭燕怕他們打起來,將矛盾推向極致。她的簇青的眉頭輕靈地跳動一下,劈啪聚成一朵動人的小花,一下來到他們中間說,不要!然後,握住牛力舉起來的拳頭說,戰爭能解決問題嗎?隻能把事情搞得更糟,像布什打的伊拉克。

在蕭燕嬌柔的小手引領下,牛力的拳頭漸漸熄了威風,隻餘粗重的喘息,還在撕裂他的鼻孔。

劉青呢,劉青本來對蕭燕就有氣,見蕭燕閃著波光粼粼的眼睛,來幹預他們,越發來氣,怒氣差點兒從他的後腦勺裏都冒出來,挺起小胸脯上趕著要和牛力比試比試。

蕭燕好看的眉心急驟地一蹙說,我們不要戰爭,我們要團結友愛心一條。我們來唱歌。她想用歌聲來轉移劉青和牛力的注意力。於是,她帶領大家唱道:

晨風吹,陽光照,

紅領巾,胸前飄,

小朋友呀,

歡歡喜喜進學校。

見了老師敬個禮,

見了同學問聲好:

團結友愛心一條,

團結友愛心一條。

歌聲像五彩珍珠,撒上天空,又滾落在學生的心裏,丁冬作響,使人振奮;歌聲像歡快的流水,嘩嘩流進人的心裏,使人清爽。歌聲是美麗的花瓣,飛揚在人的身邊耳畔,芳香醉人。悅耳的歌聲開始消散劉青牛力的怒氣,消解教室裏緊張的空氣。

牛力劉青眼裏雖仍有閃閃火苗,但在這樣的氣氛裏,他們誰也舉不起拳頭。

蕭燕領小朋友唱了一首又一首,可也不能老唱歌呀!於是,輕啟紅紅的嘴巴,說,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說,一個人先到天堂,又到了地獄,他發現:天堂和地獄的人吃飯都圍桌而坐,桌上擺的飯菜幾乎一樣,有魚有肉,有菜有飯,還有奶油蛋糕。他們都使用長勺吃飯。可他們吃起飯來,情形就不一樣了。因長柄勺,自己舀的飯,自己吃不到。天堂的人就相互來喂,他們一個個吃得興致勃勃,眉開眼笑,紅光滿麵;而地獄裏的人都用長勺向對方碗裏舀食物吃,互不相讓,誰也吃不到食物,還打得頭破血流,他們一個個餓得麵黃肌瘦,烏眼雞似的,像八百年的仇敵。大家看看,團結多好,友愛多好。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做天堂的人,團結友愛。桌子再小也放得下我們的東西。

蕭燕的話就像唰啦唰啦的小雨,落到大多數小朋友的心裏,滋潤得他們心中團結友愛的小苗嘎巴巴長一大截,隻是落到劉青牛力的心裏,吱啦響過,再無動靜。

好在就在這個時侯,李穎老師來上課了。李穎笑如春風地走進教室。

蕭燕翩翩飄飄地回到她的座位。劉青牛力嘎嘣咬出一個“哼”字,咣唧來了個脊梁對脊梁。

李穎用目光掃過每一個小朋友,這是李穎的組織教學。李穎的組織教學,不像別的教師那麼威嚴,弄出一教室的緊張懼怕。她總是目光暖暖地照著每一個學生的眼睛。眼睛對眼睛,心靈和心靈就會不由自主地相通相融。李穎的組織教學總是笑對每一個學生。李穎深知一位教師的笑能使自己保持一顆童心,永遠能和孩子平等相處;笑能融化學生心中的“堅冰”,教室裏永遠是春天;笑能使學生把上課當成一種美的享受,教室永遠是歡樂的海洋;教師用微笑對待學生,學生也會一生用微笑麵對他人,麵對一切的艱難險阻。

李穎不僅笑對每一個學生,還能風趣地化解學生衝突和矛盾。李穎看到劉青和牛力那種劍拔弩張的樣子,就笑了,說,哈,我們的教室裏怎麼會有小牛屁股對著屁股呀!

哈!教室裏頓時就充滿了笑聲。

牛力劉青在滿室白花花的笑聲中很不好意思地端正了身子。

李穎先給一二年級布置自動作業;然後給牛力劉青班上語文《三味書屋》。她用幻燈將《三味書屋》中的生字生詞打出來,又拿起教杆向左指,左邊的小朋友就如蛙呱呱一起拚讀生字生詞;教杆向右指,右邊就有小朋友如搖響的銀鈴丁當脆響地試讀剛剛學過的生字生詞;生字生詞學過,李穎用教杆優美地劃一個圓圈,小朋友們就如鳥兒喳喳,把《三味書屋》議論得色彩紛呈。教杆迅疾地落下,小朋友頓然禁聲,呼喘出滿室寂靜;教杆輕盈地劃一個問號,置疑開始了。

牛力早已忍不住,舉手冷蹦立起,嗡聲嗡氣地問,老師,三味書屋什麼意思?

李穎給解釋過,停一會兒,就有楚楚動人的女孩,散著抓人的香氣問,老師,魯迅幾乎天天奔走於當鋪和藥鋪之間。“幾乎”“奔走”是什麼意思?

李穎沒有回答,卻滿麵春風地問,誰來回答這個問題?她的目光閃閃,探照燈一樣,照照這個,照照那個,照耀著大家積極思考這個問題。

蕭燕眉頭簇成一朵美麗的小花,小花抖呀抖,突然就噴豔吐霞地展開。蕭燕舉手了。蕭燕馨香出眾地說,“幾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奔走”是走得急的意思。魯迅差不多每天都在當鋪和藥鋪之間急急忙忙跑著當東西給父親買藥。為什麼他要“奔走”呢?因為他趕著去上學,怕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