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夜幕籠罩下的錦州城顯得死氣沉沉。雖然已是初春時節,但是東北依然寒冷無比。昏暗的路燈下,那厚厚的積雪將城市裏最後一點生機都掩蓋了。東北的天氣雖冷,但冷不過錦州人民的心。朝也盼、晚也盼,盼了十四年,終於盼來了中央政府。誰知道中央政府來了之後,日子反而比滿洲國的時候還差了。
偽滿洲國時期那些令人恨不得生食其肉的警察、漢奸、特務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比以前更猖狂了。中央軍來了以後,不僅沒有像蔣介石講的那樣免除賦稅、兵役,還完全恢複了滿洲國時候的“勤勞奉士”製度和國兵法,規定“18到50歲男子每年必須服10日義務勞動”,“16至45歲必須當兵”。
老百姓這時候才發現,政府軍在燒殺奸淫方麵一點不比日本人遜色,所到之處糟害的比胡子還厲害。除了滿洲國時候有的照舊實行外,國民黨還比滿洲國時候多了一項,製定“聯保十家連坐法”,對敢於反抗的人一律嚴酷鎮壓。錦州城已經如人間地獄一般。
夜色中,一輛美式吉普車悄然駛過冷冷清清的街區,駛向小淩河畔的觀音閣,停在觀音閣外的石獅子跟前,一個身穿美式軍服的人走下車來。
廟門吱呀一聲開了,這個軍人快步走了進去。
觀音閣西配殿裏,一個和尚打扮的人正盤膝而坐、指法嫻熟地彈奏著古箏。細聽之下,居然是古典名曲《霸王卸甲》。彈奏者顯然是個深諳中國古典文化的人,將楚霸王悲壯的心情渲染的淋漓盡致。
此情此景,誰能想到這個和尚就是半年多前,還讓人談之色變的關東軍特務機關長福田德次郎呢。
抗戰勝利伊始,為了配合國民政府和共產黨爭奪東北,戴笠就開始了利用日本關東軍殘存勢力牽製共產黨的活動。這個活動由軍統局設在東北行轅、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內的督察處負責,對外名義是東北行轅日僑俘管理處督察組。
國民黨占領錦州後,將觀音閣僧眾強行驅逐,將這裏作為了福田德次郎召集、指揮關東軍舊部的秘密據點。別看日本投降了,日本的特務機關依舊有效運行著。就是今天下午,福田德次郎得到一個消息:國民政府已經和美國政府達成協議,由國民政府負責集中、美國政府負責運送,將於1946年年底前,把滯留在中國東北的日本人遣送回國。聽到這個消息後,福田德次郎如五雷轟頂。如果這個遣返計劃得以實施,那麼“特洛伊木馬”計劃就失去了實施的基礎,自己的心血也將付之東流。
福田德次郎彈奏著古箏,心境如垓下項羽般悲涼。此刻已經彈到了“追兵”一段,突然“啪”的一聲,古箏的弦斷了。福田一怔,隨手在古箏上一劃,站了起來。
門外,小柴猛誌說道:“東北行轅日僑俘管理處督察組上校組長王長恭來了。”“快請進”,福田一麵答道一麵打開門。“福田機關長好高超的琴技啊,佩服佩服。”話音未落,身著上校軍服的王長恭走了進來。
福田微施一禮,答道:“敗軍之將,還敢稱什麼機關長,王上校說笑了。”轉身引王長恭落座。
小柴猛誌端進兩杯茶來放在二人麵前,退了出去。“夤夜來此,不知閣下有何見教?”福田問道。
王長恭端起茶來喝了一口,然後道:“國民政府已同美國商定了遣返日僑計劃,想必閣下已經知道了?”
福田點了點頭。
王長恭輕歎了一聲:“唉,日本國剛剛經曆過戰火,經濟凋敝,突然增加數百萬張嘴吃飯,怎麼吃得消哇。日僑回國之後生存也成問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