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7團襲擊大壩時,擔任掩護的美第3團開始攻擊通往水庫方向的中國軍隊344團1連防守的288﹒4高地。在四天的時間裏,美軍飛機投下的炸彈、燃燒彈、凝固汽油彈和炮兵發射的炮彈,把不足五百平方米的288﹒4高地炸成了一片火海。一個營的美軍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一次次地衝向高地,又一次次的被打下來,傷亡慘重達四百多人。美國人牢牢地記住了這個小小的高地。
戰後,39軍決定:授予第344團1連“288﹒4高地守備英雄連”的光榮稱號,給連長趙誌立記二等功,給5班班長王文海追記一等功。
美國人不相信堅守在288﹒4高地上的中國守備分隊是一個連。一年之後,雙方代表在板門店談判時,美軍方麵突然提出要求,希望見一見那個在華川水庫指揮戰鬥的中國軍隊的指揮官,“看一看這個死硬部隊的指揮官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在記者招待會上,一個美聯社記者搖頭晃腦,嗷嗷叫喊:“NO!NO!趙先生,你不是連長,你是營長,而且是加強營的營長。否則,你們怎麼能夠阻止美軍一個營的多次進攻呢?不可能!不可能!”
二十二歲的小連長趙誌立侃侃而談:“各位記者先生們,如果有人還不相信的話,那就請看一看288﹒4高地的地形地貌吧:它位於鷹峰山以北兩公裏,東靠華川湖,西靠北漢江,北有大水壩,南有春川至華川的一條公路。這裏地段狹窄、崎嶇、險要,高地正麵不足五百平方米。隻要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不會否認這樣的兵力部署 ——這裏隻能展開一個連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擺開一個營,更談不上一個加強營了……”
於是,中國軍隊39軍344團1連連長趙誌立的名字和照片登在了西方國家的報紙上,報紙稱他為 ——“東方直布羅陀戰鬥的勝利者”。
趙誌立從板門店回到部隊後,各級領導和戰友們聽了他的報告後,都非常高興,紛紛為他包餃子,慰勞他此行的成功!
美軍陸戰第7團背水而戰,形勢十分不利。李奇微一看不是路子,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的戰術不是那麼好學的,隻好承認失敗,命令陸戰7團撤出戰鬥。陸戰1師在華川湖邊整整折騰了一個星期,一直到39軍主動撤退後,才占領了水庫大壩。李奇微對中國軍隊的古老戰術印象深刻,他後來回憶道:
“4月9日,我左翼部隊全部抵達‘堪薩斯線’……這時,敵人打開了華川水庫基部的好幾個水閘……江水一小時之內便上漲了好幾英尺,衝垮了我們一座由工兵架設的浮橋。並迫使我們把另一座浮橋拖回岸邊,以免被衝垮。進攻暫時停止。我們立即派出一支特遣部隊去奪取大壩,關閉閘門。但是由於能見度很差,地形崎嶇,敵人頑抗,以及登陸工具不足,這次嚐試沒有成功。……一直到4月16日,範佛裏特接任第8集團軍司令官後,華川大壩才落入我們手中。”
3月底,朝鮮北部冰雪漸漸融化,道路泥濘(美軍將其形容為“巧克力湯”),“聯合國軍”機械化部隊的前進速度大受影響,無形中助了中國軍隊一臂之力。同時,由於中朝軍隊的頑強阻擊,“聯合國軍”傷亡慘重,精疲力竭,北進勢頭日漸減弱。加上敵人也覺察到了中朝後續部隊在不斷開進,也不敢再過於北進,4月18日,李奇微下令部隊轉入防禦,“聯合國軍”的攻勢遂逐漸停頓了下來。至4月21日,“聯合國軍”被我軍阻止於高浪浦裏、漣川、芝浦裏、華川、楊口、杆城一線地區,殘酷的第四次戰役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