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戰爭的螺旋——第四次戰役-第七節 放棄漢城03(2 / 3)

全班九個人竟無一傷亡。

這是整個戰爭中步兵班反坦克戰鬥的最高成績,也是中國軍隊的步兵班反坦克最高紀錄。

由於戰績突出,雷保森被命名為“反坦克英雄班長”,記特等功一次,獲“一級戰鬥英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戰士”榮譽稱號。

但在第二天的七峰山阻擊戰中,雷保森英雄班與敵人展開了慘烈的肉搏戰,大部分壯烈犧牲,隻剩下戰士周士武和身負重傷的雷保森雙雙跳下了懸崖。

連隊上報了他們已經犧牲的消息,並為他們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

然而,雷保森並沒有死。

一天之後,全身負傷十四處、多處骨折、昏迷不醒的雷保森被兩個朝鮮老鄉救了下來,並送到誌願軍野戰醫院,不久後又被送回國內治療。

因為後來我軍在收複9連4班的陣地時並沒有找到雷保森的屍首,26軍政委李耀文將軍在為雷保森記功時,懷疑他有生還的可能性,就在《人民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上刊載消息尋找,最後幾經周折才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找到了他。

他在那裏做了一個端茶倒水的招待員。

他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過他在七峰山的英雄行為。

1957年,彭德懷元帥發來請柬,請已在海軍長山要塞任職的雷保森上北京參加國慶八周年觀禮,還專門為他舉行了簡樸的家宴,元帥夫人特意為他熬了小米粥,元帥則為手受傷不方便的他遞饃夾菜。

望著自己英勇無畏的士兵的一身傷疤,元帥的雙眼濕潤了。

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家中款待了雷保森和其他幾位誌願軍英雄,逐個詢問他們的傷情和工作情況。在合影留念時,毛澤東握著他的手說:“你是誌願軍戰史上的自豪!”

1992年,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授予年逾八旬的雷保森“勝利功勳榮譽勳章”。

3月底,誌願軍已全部轉移至三八線以北附近地區。

在東線斷後的吳信泉則唱了一出精彩的壓軸戲。

3月底,當39軍第115師完成防禦作戰任務後,軍長吳信泉在地圖上看來看去,他鷹一般的眼睛盯住了華川水庫。他一麵讓115師一部在湖邊高地阻擊向庫區進擊的敵人,一麵召來了師偵察科長蔡愚:

“你立刻帶上聯絡員(即朝鮮語翻譯)到華川水庫去偵察,去把水庫大壩閘門和蓄水量的情況摸清楚,然後給我關死大壩的所有水閘,提高水庫水位!”

經過十多天蓄水,4月8日,華川水庫的湖水已經裝得滿滿當當的,快要漫到大壩壩頂了。4月9日淩晨前,巨大的“吱吱”聲在華川水庫響起,華川水庫的10個閘門全部被提了起來,蓄足了能量的大水洶湧澎湃,轟鳴而下,直撲正在渡河的美軍陸戰1師。吳信泉命令軍指揮所打開所有的報話機監聽。

陸戰1師那邊的電台整整熱鬧了一夜。大呼小叫,一片混亂,說共軍炸毀了大壩,大水衝垮了一個炮兵營陣地,衝走了人員帳篷,衝毀了公路,韓6師剛架上的舟橋也被衝走了,部隊根本無法前進雲雲……

大夥兒邊聽邊樂,吳信泉哈哈大笑:“這叫水淹美國海軍陸戰隊!”

4月11日夜,陸戰1師第7團居然學起了中國軍隊常用的招法,穿插迂回到了華川水庫附近,並占領了水庫附近的436﹒1高地,可惜還沒等他們站穩腳跟,就被344團團長徐鵬組織的3連和7連反擊了下來,並被趕到了華川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