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他講過一個故事,我到現在都記得:從前有一隻鳥,一隻很美麗的鳥,飛得很高,任何獵人都傷害不了他。有一個男孩子,他喜歡這隻鳥的美麗,就跟那隻鳥要他的羽毛。鳥兒給了他一次,兩次,三次。。。。。可是再給男孩羽毛的話,鳥兒就飛不起來了,獵人會抓住它,殺死它,所以他拒絕了男孩。男孩很生氣,他再也不來找這隻鳥了。鳥兒很想念他,每天都等著他回來。。。。。。”
“後來呢?”
哈尼雅把頭埋在手掌裏,有水滴從手掌的縫隙裏滴落,“後來。。。。。。男孩把鳥殺死了。”
我輕輕摸著他的頭發,像安慰一個小孩子一樣安慰著這位天界的領袖。可是我沒有告訴他故事真正的結局。
鳥兒很想念男孩,每天都等著他回來,可是有一天它知道,男孩再也不會回來了。因為他遇到了另外一隻小鳥,那隻小鳥肯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給男孩,隻要男孩高興,它什麼都願意給。
男孩和小鳥在一起很快樂,但鳥兒不能讓他們在一起,因為那隻小鳥是它的孩子,它怕小鳥受到傷害。獵人太凶惡,小鳥太傻太笨了,它唯一的武器就是它的羽毛,可以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飛得遠遠的。如果它把羽毛給了男孩,遇到危險的時候怎麼辦呢?
它把男孩和小鳥分開了,男孩很憤怒,憤怒到想要殺了它,它隻要把男孩關在森林裏,希望小鳥忘了他。可是到最後,小鳥都忘不了男孩,然後,小鳥把它殺死了。
在聖光之役的之後的一百多年裏,我殺過很多人,梅丹佐也是,後來成為骨幹的吉羅伊爾、海因裏希,也都用各種光彩不光彩的方法殺過很多人。我們為了正義,利用不正義的方法去做了很多事,但這些,哈尼雅都不知道。
他仍然純真、感性、善良,他像北極星似的指引著天界前進的方向。就是他的存在,讓我們相信這世界上有絕對的正義和公平,為了這個,我們願意去殺人,願意去做各種不太光彩的事。
聖浮裏亞已經沒有陽光,璀璨的星空照耀著傷痕累累的聖潔城市,如今這裏不隻是貴族的天堂,各階層的天使、各種族的魔族,都能自由的來往於此,就像是米迦勒夢想的那樣。
每年的八月十九日,成千人萬的人都會彙集在聖殿前的廣場上,手持蠟燭,祭奠在聖光之役中死去的人們,並為和平和希望而祈禱。在廣場上,哈尼雅叫人豎起了巨大的紀念碑,碑身上雕刻著死難者的名字,加百列的名字列在最上麵,字體如她的人一般雋永美麗。
有兩個人的名字,沒有刻在上麵——耶和華,米迦勒。
聖殿如今已經改做米迦勒紀念堂,在紀念堂的門口,和紀念碑遙遙相望的,是米迦勒的巨大雕像。他俊美高大,手持耀輝劍,斬斷了纏繞在自己身上的鎖鏈。
大理石底座上刻著這樣的字:自由之子,米迦勒?亞特拉。
無數人拜倒在這座雕像前,親吻他的腳,請求他賜予自己抗爭的希望和勇氣。
一個結束了,然而另一個時代還未到來,這正是黎明前最為黑暗的時刻。
魔族政權在暴風驟雨中熬了過來,貝利爾缺乏經驗,但他的堅韌和毅力漸漸為他贏得了聲望。魔族比天界晚些進行了改革,實行君主立憲,成立內閣,在瑪門的主持下,貝利爾再次加冕,成為了魔界最年輕的君王。
瑪門任外交大臣,於是他便有了足夠的時間和借口來天界晃蕩。沒到他來的時候,天界的男人們總是格外惱火,千方百計的阻撓自己的女人與他見麵。
瑪門小王子——不,瑪門親王卻從來不在意,隻要他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一站,投懷送抱的漂亮女人簡直如潮水一般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