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張國燾叛變投敵,這些同誌的日子就更不好過。朱德同誌力主公道,把紅四方麵軍廣大幹部和張國燾嚴格區分,視為黨的寶貴財產,充分信任,大膽使用,溫暖如春,使許多同誌深受感動和鼓舞,在開展華北敵後遊擊戰爭和日後的革命鬥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徐向前《民族的驕傲,人民的光榮——紀念朱德同誌誕辰一百周年》,《四川日報》1986年12月1日。)
隨後,毛澤東在聽取抗大的工作彙報時說:張國燾的路線錯誤應當由他本人負責,不能責怪下麵,不能反到四方麵軍的幹部、戰士頭上去。因此立即決定隻批張國燾的錯誤,不能批對張國燾路線錯誤本來就不應負責的四方麵軍幹部,更不能去批戰士。毛澤東還從幾個戰士的不滿中,發現並糾正了反國燾路線的擴大化錯誤,團結了四方麵軍的全體幹部戰士。(薄一波《回憶片段》,《人民日報》1981年12月26日。)在黨中央和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的關懷、教育下,陳昌浩等一些跟著張國燾犯錯誤的四方麵軍幹部,明辨了是非,總結了教訓,進行了自我批評,並在實際工作中擁護黨中央的領導,擁護和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正確路線。陳昌浩在以後的長期革命工作中,還繼續為黨的事業做出了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