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馳騁鄂豫皖-九、紅4軍的誕生(2 / 3)

在紅1軍的有力攻擊下,國民黨三省邊區綏靖督辦李鳴鍾不得不從“圍剿”鄂豫邊區的兵力中抽調第30師的一個旅,由商城進占金家寨;調第25師的一個旅進占葉家集;安徽省主席陳調元也急令第46師和警備第2旅,分別從六安、霍山進占韓擺渡、蘇家埠、諸佛庵地區,企圖從東、南、北三麵圍殲紅1軍。許繼慎和徐向前與前委深入研究了當前敵情,決定集中主力,趁三路之敵尚未靠攏,兵力分散之機,首先迎戰對紅軍威脅最大的又處於孤立地位且突出冒進的陳調元的第46師,求得殲其一路,打亂李鳴鍾、陳調元的合圍部署,繼而再以主力攻殲左右兩路之敵,進而粉碎李鳴鍾對根據地的全麵“圍剿”。為此,曹大駿政委主持下的政治部,向全軍發出號召:“消滅46師迎新年!”

12月30日,許繼慎令紅2師第6團和麻埠遊擊隊分別鉗製左、右兩路之敵。令徐向前率紅1師第1、3團和紅2師第4團北出,迎戰中路之敵陳調元的第46師兩個團。徐向前所部前鋒與國民黨軍先頭團於香火嶺遭遇並發生激戰,徐向前即以第1、3團分別先敵搶占了香火嶺南北兩側高地。紅軍居高臨下,以南北高地組成的交叉火力側擊國民黨軍,給敵以大量殺傷。與此同時,徐向前又令第4團從香火嶺正麵向國民黨軍發起猛攻。國民黨軍被紅軍南北交叉火力壓製在低窪的山溝裏,無法發揚火力,加之隊形混亂,回旋餘地又小,戰不及兩小時即被紅軍全殲。國民黨軍第46師後衛團見勢不妙,即以後隊變前隊,倉皇回撤。徐向前急令第1、3團和赤衛軍乘勝追擊,在同興寺附近將敵四麵包圍。此時,李鳴鍾急令右路軍柏心山團先頭營乘機攻占了香火嶺,企圖拊擊紅軍側背。徐向前深知香火嶺對圍殲同興寺之敵的重要性,親自率第4團轉身猛攻香火嶺,趁敵立足未無穩,主力尚未趕到之前,不到30分鍾就攻上山頭,與敵激戰1個多小時,將柏心山的先頭營全殲。柏心山還沒來得及給他的團主力寫完作戰命令,就被紅軍俘虜了。他的後衛兩個營見勢不妙,倉皇向石婆店逃竄。徐向前即令紅4團勇猛追擊。當日下午,柏心山團主力兩個營被紅軍殲滅於石婆店地區。5時許,被圍於同興寺的陳調元第46師1個團,被紅1、3團和赤衛軍全殲。當徐向前率3團之眾與中路之敵激戰時,李鳴鍾令1個團乘虛一度突入紅1軍軍部所在地麻埠鎮。許繼慎指揮軍部警衛營和機關人員沉著應戰,終將敵擊退。徐向前得知軍部危急,親自率紅1團星夜回援,重創國民黨軍1個團,擊潰3個團。香火嶺戰役勝利結束,紅軍及地方赤衛軍殲敵第46師3個團,擊潰3個團,斃傷俘敵3000餘人,繳槍1700餘支,迫擊炮數門,電台1部,取得了反“圍剿”以來的最大勝利。國民黨安徽省主席陳調元在給蔣介石的報告中,心驚膽戰地寫到:“紅軍兩翼包抄,如潮湧來,同時後方各村槍聲亦起,風聲鶴唳,遍地皆兵。”

1931年新年剛過,由豫南進至葉家寨、金家寨之國民黨軍第25師1個旅、第30師1個旅,懼怕被紅軍圍殲,率先分別向商城和固始撤退。許繼慎和徐向前即率主力勇猛追擊,殲敵第30師1個團,俘敵數百,繳槍400餘支,山炮兩門。國民黨軍第30師主力退守商城,許繼慎和徐向前即收兵進駐二道河。此間,侵入鄂豫邊根據地的國民黨軍也被曾中生指揮的紅15軍和遊擊隊、赤衛軍打得龜縮到原來的幾個縣城和少數集鎮據點裏去了,被迫轉入守勢。鄂豫邊又恢複了國民黨軍占據城鎮,紅軍占據廣大鄉村的局麵。至此,蔣介石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次大規模“圍剿”,被曾中生、許繼慎和徐向前領導的鄂豫皖紅軍徹底粉碎了!

曠繼勳(1895—1933),號集成,貴州恩南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6月,曠繼勳率國民革命軍第7混成旅在四川遂寧、射洪起義,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起義失敗後,他輾轉到了上海,在中共中央工作。1930年2月,他被派到洪湖革命根據地,任紅6軍軍長。1930年12月初,他與餘篤三一起到達鄂豫邊根據地,與曾中生會合。1931年1月中旬,曾中生派他和蔡申熙到二道河,向紅1軍前委傳達了中央關於合編紅1軍和紅15軍的決定。隨後,紅1軍即向麻城福田河開進,在商城長竹園與紅15軍勝利會師。兩軍會師後,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紅1軍和紅15軍正式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歸鄂豫皖特委直接領導。軍長曠繼勳、政治委員餘篤三,參謀長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駿。全軍整編為第10、11師另1個獨立團。第10師由紅1軍第1師和紅15軍第1團合編,師長蔡申熙,政治委員陳奇,副師長劉英;政治部主任周吉可,所屬第28團團長高建鬥,政治委員封俊;第29團團長査子清,政治委員李奚石;第30團團長王樹聲,政治委員任雄。第11師由紅1軍第2師和紅15軍第3團合編,師長許繼慎,政治委員龐永俊,副師長周維炯,所屬第31團團長倪誌亮,政治委員鄭澤吾;第32團團長黃剛,政治委員陳西;第33團團長周維炯(兼),政治委員袁皋甫。獨立團團長肖方。全軍共12500餘人,其中戰鬥員9000人以上,大多是翻身農民入伍,又幾經戰火鍛煉,素質較高;全軍有黨員1600人,中、下級幹部,都是由鬥爭中提拔出來的。

紅4軍成立後,曾中生鑒於敵已轉入守勢,於是決定紅4軍立即轉入戰略反攻。一方麵,以紅4軍主力尋找國民黨軍弱點,將其調動起來並於運動中將其殲滅,進而收複失地,擴大根據地;另一方麵,以紅4軍一部結合地方武裝,掃清根據地內國民黨軍之孤立據點,進而鞏固根據地。

1930年1月下旬,軍長曠繼勳決定采取圍點打援戰術,親自率領兩個團包圍了夏鬥寅部一個營防守的麻城西北磨角樓,隨即猛攻守敵,以吸引敵人來援,便於徐向前所率紅軍主力殲滅運動中之敵。紅軍缺乏攻堅武器及經驗,連續猛攻磨角樓不克,反而傷亡很大。此時麻城之敵尚未出援,曠繼勳不得不投入預備隊繼續攻城。這時,麻城國民黨軍以朱懷慶率4個團增援磨角樓,徐向前即指揮早已進入預設陣地的紅軍出擊,由於兵力不足,僅殲朱懷慶500餘人。朱懷慶懼怕被殲,率主力退回麻城,堅守不出。經3天激烈的攻堅戰鬥,紅4軍終於攻克磨角樓,殲敵一個營,與國民黨軍打了一個平手。以不具備攻堅條件之紅軍攻擊具有堅固工事之敵,是要吃虧的。平分兵力圍點打援,同樣達不到殲其救者的目的。“如果我們一開始用個把團圍點,集中5個團的兵力在野外打援,待吃掉援敵後再解決點上的敵人,那就好辦了。”(注:徐向前《曆史的回顧》第131頁。)

2月1日,曾中生、曠繼勳、餘篤三、徐向前、曹大駿等決定攻擊盤踞於河南新縣的國民黨地方民團及紅槍會等反動武裝。新集(今新縣)是大別山區的一座山城,地處湖北、河南兩省交界處;由此南下湖北麻城和黃安可直達武漢,東經商城可進抵六安、合肥,北出淮河之濱,西近京漢鐵路;它東濱黃河,西傍大山,其他兩麵山巒起伏,地勢險要,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新集城牆為清末所築,又經曆年以條石修繕加固,高六七米,寬二米多,環繞縣城數華裏。守敵在城牆四角架有土炮,城牆上槍眼密布,護城河環繞城牆根。新集可真算得上易攻難守的一座堅城!守敵為地方民團及紅槍會數千人,火力不強,但該敵多是地主豪紳收羅豢養的兵痞、慣匪等亡命之徒,有一定的戰鬥力。在這之前,原紅32師和紅1軍曾分別於1929年9月和1930年6月兩次攻擊該城均未湊效。此次曠繼勳、徐向前決定以紅10師第30團、第29團一部結合地方武裝拿下這個反動堡壘,擴大並鞏固根據地。

紅10師第30團團長王樹聲(1905—1974),湖北麻城人,原名王宏信,1923年春考入麻城縣公立高等小學,在校積極閱讀進步書籍,加入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鬧革命首先從被當地群眾恨之入骨的“麻城北鄉一隻虎”的大土豪、他的嫡親舅爹(父親的舅舅)丁枕魚開始的。丁枕魚的兒子丁嶽平也是一個欺壓百姓的惡霸,父子倆反對共產黨,與農民協會為敵。王樹聲在一次會議上主動提出打丁枕魚,並帶領百餘名農協會員衝進丁家大院,開倉分糧,同時燒了丁家的賬簿,給丁枕魚戴上二尺多高的帽子,用繩索拴著遊鄉。丁枕魚父子懷恨在心尋機報複,一天夜晚帶了十多個打手跑到乘馬崗區項家衝,一把火燒了王樹聲與伯父家的房子,還偷襲了羅家河農民協會。王樹聲和區農會負責人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立即捉拿丁枕魚。當夜,王樹聲集合農協會員千餘人直奔羅家河,活捉了丁枕魚,並押送縣城,打掉了土豪劣紳的反革命氣焰。從此,王樹聲大義滅親的佳話傳遍了大別山,成為大革命時期黃安、麻城地區農民運動的領袖之一。1927年11月13日,他參加了黃麻農民起義,根據起義總指揮部的部署,帶領麻城農民自衛軍在黃安北麵擔負阻擊河南新集等地紅槍會武裝的任務。隨後,工農革命軍鄂東軍成立,他被任命為第二路軍的分隊長,成為鄂豫皖紅軍的創始人之一。1930年2月2日夜,王樹聲奉命率第30團及29團一部,趁夜暗掩護,突然而迅速地包圍了新集城。他以第1營在北擔任主攻,第2營於右擔任助攻,第3營位於城東潢河對岸構築工事,準備阻擊援敵,並擔任預備隊;另以配合作戰的第29團一部置於城南,切斷新集之敵通往麻城的道路。團指揮所設在西北山腳下一座小廟裏。此時,守敵尚在夢中,直到天明才發覺被包圍。驚慌失措的守城民團,慌忙以北城門樓上的土炮轟擊紅軍,企圖阻止紅軍攻城。王樹聲命令炮兵把迫擊炮架在城西北百來米遠的一處叫菩薩石頭的山上,向新集城開炮。隨後便令突擊營攻城,但城堅難下。王樹聲組織部隊圍攻新集一個星期,仍難以攻破,部隊還有些傷亡。久攻不下,部隊也產生了懈怠情緒。曠繼勳、徐向前得知這一情況後,親自到新集城外,與王樹聲一起仔細察看了地形。隨後,徐向前與曠繼勳研究後,決定采取坑道作業,對城牆實施爆破,開辟攻擊道路。王樹聲根據軍首長的指示,利用城北門外的小店作掩護,指揮部隊晝夜不停地輪班掘進,同時動員群眾協助部隊挖掘坑道。經一晝夜不停掘進,紅軍從城北山溝旁秘密挖掘了一條五六十米的坑道,直通城北圍牆下麵。接著,群眾自覺捐來兩口棺材。紅軍將幾百公斤炸藥和大量碎鐵片塞進棺材,由坑道秘密推至圍牆根地下。2月10日下午5時許,王樹聲一聲令下,隻聽悶雷般兩聲巨響,城牆被炸開數丈寬的一個大缺口,連架在城牆上的巨型土炮也被炸飛了,坍下來的城牆土塊石礫鋪成了一條斜坡,為攻城突擊隊鋪平了道路。王樹聲親自帶領突擊營勇猛地衝上城牆,分作兩路橫掃城牆上的守敵,擴大並鞏固了突破口。後續部隊和赤衛軍潮水般通過突破口,湧進城內,與守敵逐屋爭奪,展開激烈的巷戰甚至肉搏。戰鬥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紅軍終於全殲了新集反動武裝,拔掉了國民黨嵌在蘇區中間的這個頑固堡壘,使鄂東與豫南兩塊革命根據地連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