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158節:諾門罕(1 / 2)

笫158節:諾門罕

笫158節:諾門罕

笫158節:諾門罕

“諾門罕位於中國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與蒙古的交界地區,隔著哈拉哈河與蒙古相望。具體的說中心地帶是以諾門罕布爾德為起點至外蒙古的哈拉哈河之間一塊長約60英裏,寬約20英裏的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區域。嗯,這一片地區很適合裝甲大兵團作戰。”

——柳原振雄

“關東軍也是這個態度,他們認為:蘇俄軍占據張鼓峰,等於擁有了可以控製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戰略要地。但是由於日軍正準備進攻武漢,各路日軍正作頻繁調動,難以大規模地與蘇俄軍衝突。大本營隻好命令日本關東軍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同時內閣指示日本駐蘇大使重光癸與蘇聯進行調解。蘇聯明確表態,不可能從張鼓峰撤軍。重光癸的外交斡旋陷入了僵局。大本營痛下決心,奪回張鼓峰。為了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擴大,而使戰火引向東北,從而影響與中國軍隊決戰的華中戰局,大本營命令駐朝鮮日軍完成此項任務。

大本營考慮了局勢發展後,認定目前局勢,在向日軍不利的方向發展,至於擴大衝突,天皇堅決反對,天皇不願意讓與俄國的衝突事件,牽製當時正在進行的武漢會戰,而軍部以及關東軍、朝鮮軍的殘存北進頑固派,也不得不麵對日軍作戰物資,都必須優先提供武漢會戰,還能抽出的物資少的可憐,根本不夠與俄國進行1次會戰這樣的現實。軍部計算過,如果對俄國大打出手,俄國兵力雄厚,不能指望1、2個師團,就能在俄國的地盤上,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但目前也無更多部隊可抽調。而且,關東軍與朝鮮軍的現有全部彈藥儲備,還不夠10個師團進行一天的大規模戰鬥用。”

“可是帝國駐紮在朝鮮的部隊隻有1個師團那!”

“唔,有什麼辦法,朝鮮師團於7月份出擊,在猛烈的炮火和部份裝甲車、飛機的配合下,經3天的戰鬥就奪回了這個地方,並把蘇俄軍趕到了烏蘇裏斯克,皇軍大獲全勝。

但是裕仁天皇還沒有來得及為作戰部隊頒發勳章,8月1日,蘇聯遠東軍區2個甲種師2萬餘人,在遠東第一集團軍蘇可洛夫將軍指揮下,配屬近百門火炮、200多輛坦克、上百架新式哢秋沙飛機,開始對皇軍反擊。”

“糟糕,皇軍要吃大虧了!”

“蘇俄軍狡猾、狡猾地,他們故意節節敗退、敞開門戶,把皇軍引入到烏蘇裏斯克草原。8月1日淩晨,正在睡夢中的皇軍官兵突然被天上由遠而近的滾雷般的轟鳴聲驚醒了。還沒有等皇軍進入陣地,呼嘯而至的機群,傾泄下了雨點般密集的炸彈和機關槍子彈,遠處怒吼著的炮口,噴出了一道道的火光,硝煙和烈火吞噬著日軍陣地。

轟炸和炮擊剛一過去,一幅讓日軍永遠不會忘記的恐怖場麵出現了: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百餘輛蘇軍坦克轟鳴著,排成數百米寬的鋼鐵洪流,以決戰姿勢向日軍陣地碾壓過來。坦克發動機噴出的濃煙如同天邊卷來的烏雲,履帶卷過的草原跟著發動機的轟鳴在抖動。坦克炮和機關槍把日軍陣地打成一片火海,沉重的履帶在日軍工事上壓來壓去。盡管大和武士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其中不乏有全身綁滿了手榴彈和炸藥包,與坦克同歸於盡的勇士,但全都無濟於事。

戰鬥僅僅持續了5天,1個師團的日軍就如同一縷輕煙般,煙消雲散了。阪垣陸相奏請裕仁天皇,為防止蘇聯進一步進攻,必須往張鼓峰調派軍隊,卻遭到了比他小近20歲的天皇的訓斥。天皇最為關注的是中國華中的戰局,他不願意與蘇聯擴大爭端而陷於被動。

8月10日,朝鮮軍司令部與第19師團都覺得再這樣打下去不行了,於是在東京的協助下與俄軍進行了談判,而俄軍也因在張鼓峰攻擊屢次失敗,感到棘手。另外也不願意因此與日軍爆發大戰,也就爽快的同意了停火,最後俄國與日本簽定了按雙方軍隊實際戰線各自後退500米,劃分張鼓峰爭議區的停火協議。

雙方從8月11日12時起停止戰鬥行動,交換戰俘。8月11日12時張鼓峰軍事衝突完全停止。於是日本政府被迫於8月11日與蘇聯簽字,維持日軍進攻前的邊界狀態。8月12日,莫斯科塔斯社宣布了這樣的消息:‘蘇聯紅軍遠東第一集團軍,殲滅入侵日軍8000餘人,擊落飛機24架,擊毀坦克47輛。蘇聯紅軍決心捍衛蘇維埃領土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