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1938年7月9日,俄軍開入有爭議的張鼓峰地區,並在主峰上構築工事。事件發生後,日本與滿洲政府對蘇聯政府提出了抗議,要求俄方撤軍,然而並無實際舉動,因此俄軍照樣在張鼓峰構築工事不受影響,日本的舉動讓蘇聯感到了放心,斷定日本根本就無北進企圖,本來此事就將這樣結束,然而不久以後發生了一場意外,在張鼓峰又引發了一場比較大的軍事衝突,讓蘇聯再度感到困惑。”
“石原君,發生了什麼意外導致張鼓峰大戰?”柳原振雄急問。
“7月15日,3名日軍憲兵化裝成韓國農民,找了2個韓國農民擔任向導,大搖大擺的到張鼓峰俄軍陣地前偵察,結果俄軍開槍當場打死1名日軍憲兵。”
“看來是關東軍不甘寂寞,出手了。”柳原振雄猜測說。
石原笑了:“什麼都瞞不過你。張鼓峰地區是蘇聯與滿洲國的爭議地區,雙方都稱擁有該地區的主權,此前雙方都無兵駐紮。1938年俄軍進駐張鼓峰時,雖然日本軍部嚴令部隊不許挑釁,默認了俄軍對張鼓峰的占領。但是關東軍司令部與朝鮮軍司令部發現俄軍進入張鼓峰皆大怒,準備給予迎頭一擊,不過當時關東軍在滿洲兵力異常空虛,根本沒有什麼兵力可以調往張鼓峰,連張鼓峰地區所屬的琿春縣都是由朝鮮軍2個大隊部駐守,至於距離張鼓峰最近的防川鎮,隻有一些滿洲國警察駐守,根本沒有軍隊,甚至沒有固定哨位。
俄軍首先開入張鼓峰地區,關東軍最先跳了起來,但手頭並沒有機動部隊,可以前往驅逐那一群俄軍,受日軍軍部南進政策影響,關東軍也無法招回入關的日軍回防,而日本政府則做出了對蘇妥協的意思,關東軍自然無奈,隻好求助朝鮮軍。而朝鮮軍第19師團的部隊,正好從中國返回韓國休整,其中步兵第38旅團主力,已經回到了韓國,而步兵第37旅團司令部,及其一些留守部隊也在韓國。聽到關東軍的通報後,朝鮮軍司令部早已按奈不住,第19師團司令部立即表示願意出兵相助。
7月16日第19師團立即派遣了1個步兵大隊,前往緊挨張鼓峰爭議區的韓國與滿洲邊界地區,駐紮在韓國一側的洪儀裏地區,隨時準備渡過圖們江,進入張鼓峰地區,驅逐進入爭議區的俄軍。但是朝鮮軍司令部卻接到大本營的命令,嚴禁第19師團的部隊渡過圖門江,挑釁俄軍。
到了7月20日以後,更命令第19師團,在7月28日返回原駐地,朝鮮軍司令部與關東軍司令部聽到命令後氣的直跺腳,而第19師團上至師團長下至普通一兵,更是氣的跳起來,所以第19師團派出的部隊到了7月28日,除了2個步兵小隊應付上級命令,裝摸作樣的緩慢撤回外,大部分部隊仍然在洪儀裏地區,竄來竄去兜圈子逗留不去,苦苦尋找開戰機會。
本來此事也不可能引發成軍事衝突,第19師團再怎麼想打,都不敢頂著撤軍命令去渡江挑釁,但到了8月29日,真還讓第19師團找到了開戰機遇,於是張鼓峰大戰爆發!
但是戰事很快陷入膠著狀態,轉入陣地消耗戰,朝鮮軍司令部參謀長北野君不放心,親往張鼓峰陣地視察後,給上級的報告稱:目前的這種專守局勢是最糟糕的,敵人利用航空以及遠程炮火攻擊,是企圖自身不受損失或以很少損失的代價,逐次消耗我軍兵力,等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奪回,而我軍在受限製的戰場內,在戰術上無用兵良策,除非突破專守勢態,第1線部隊攻擊前進,推進山炮壓製敵炮兵,即必需越境。”
“如果單純從戰術的角度上說,無疑北野君的意見是對的,邊境衝突,要麼幹脆擴大與俄國打一場局部戰爭;要麼幹脆撤出張鼓峰,避免陷入消耗。千萬不能猶豫不決、舉棋不定!”柳原振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