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持久戰(1 / 2)

第131節:持久戰

第131節:持久戰

第131節:持久戰

“周恩來送了一套毛澤東所著《論持久戰》給國防部副總參謀長白崇禧。白崇禧如獲至寶、閉門不出;愛不釋手、廢寢忘食;整日仔細、認真研讀,大呼高明、痛快。爾後他竭力向蔣介石推薦《論持久戰》,並提出了‘遊擊戰與正規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思想。”——平山大俠

東條英機:(1884年12月30日——1948年)甲級戰犯。

出生於東京武士世家。與岡村寧茨同學。

1931年參與策劃9.18事變。

1935年任關東軍憲兵司令。

1937年任關東軍參謀長,組建察哈爾兵團並任司令官,入侵華北、山西。

1938年任日本陸軍部次長。

1940年入近衛內閣,任陸軍大臣。

1941年10月任首相兼日本陸軍大臣、內務大臣、軍需大臣。同年12月7日下令發動太平洋戰爭。

1944年7月下台。

1945年9月自殺未遂,被逮捕。

1948年12月22日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宣判處以絞刑。

東京吹上禦,是一座占地千餘頃,已有200多年曆史的皇家園林,富有大和氣息的圓頂建築華貴典雅,園林裏各種奇花異草蔥鬱繁茂。然而,園林裏上百畝櫻花樹林,卻不再是春天哪如雪如浪,夢幻般地的景色;空氣中也不再散發出沁人肺腑、令人心曠神怡的香氣。已是初秋的季節,櫻花樹林不可避免、無可奈何地開始枯黃飄落。美麗的景色一掃而空,留給人們的則是另一種體驗——嚴冬將至的肅殺之感。

1938年武漢會戰之後,土肥原回國述職,已經擔任了陸軍部次長的東條英機約他在吹上禦會麵。如果說土肥原賢二在軍事上並未顯現出超乎一般日軍將領的指揮能力,哪麼他在收集、獲取、分析情報以及策劃、組織特務行動的能力卻獲得了日軍大本營的一致青睞。

“土肥原君,你手下有一個得力幹將叫柳原振雄?”

“是的,東條君。柳原振雄現在是大本營中國課課長,同時還兼著華中派遣軍的副參謀長一職。”

“唔,此人不簡單哪,很有戰略頭腦。”

土肥原知道東條英機這個人是個小肚雞腸,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的人。這個時侯,突然對自已誇獎起門生徒弟來,不知他肚裏賣的什麼藥,所以緘口不言。

東條英機感覺到了什麼,笑了笑說:“你的徒弟給帝國大本營打了一個報告,建議說應該組建一個帝國特務總部,總統指導全國、全軍的情報工作。”

“怎麼,竟有這樣的事?”

類似的想法,土肥原早就聽柳原振雄提起過,隻是戎馬倥傯,沒有深入展開討論過,所以現在聽東條英機說起,土肥原雖然並不驚訝,可也感到很新奇。因為他本人原就是幹特務出身的,可是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成立一個什麼帝國特務總部?而且還要總統指導全國、全軍的情報工作!

凡是帝國軍人都知道:在日本陸軍裏最不為人所重視的第一件事就是兵站後勤工作。在各級軍校裏,教官訓斥學習落後的學生,或是同學之間開玩笑,常會說:“象你這樣的廢料,隻有去兵站啦。”由此可見一斑。

第二件事就是情報工作。其實日本在曆史上,尤其是在侵略的曆史上,情報工作是做得十分出色的,日本之所以能連續獲得甲午戰爭、日俄戰爭這兩場大戰的完勝,因素固然有許多,但是根本的、重要的一條,便是出色的情報工作。說日軍不重視情報工作應該相對的來看:

一方麵是相對作戰,情報工作隻能是處於從屬、配合的地位。在日軍參謀本部裏第1部是作戰部;第2部是情報部。在情報部裏第1課是作戰課;第2課是情報課;其餘依次是第3課:要塞課;第4課:船舶課;第5課:蘇俄課;第6課:歐美課;第7課:中國課;第8課:後勤課。從情報部各課室的排名,便可以看出日軍對各個問題的重視程度。

另一方麵由於自甲午戰爭以來,近半個世紀,日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始終處於戰勝者的地位,因此自以為是、狂妄自大,認為皇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用不著再花費氣力,去搞什麼情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