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宮裏不說混亂成一團,也讓分位低下的她們,熬出了一身冷汗,現在眼見著皇貴妃不妥,想著沒有她的庇護,她們想必是再難有皇上的寵幸,不能上前驚擾病中的皇貴妃,她們就隻好做些自己拿手,或者手上最是貴重的東西,前去景仁宮外表禮的時候,遞進景仁宮。

皇太後手上有各人細致的名冊,還有前幾日皇貴妃的下馬威,宮務並不是太過繁忙,隻是每日聽著景仁宮傳出越發不好的消息,看著臉上似是有寒冰的皇上,皇太後幫襯不上什麼,隻能不讓宮裏的事和人,去煩擾到他們。

“皇上駕到”

隨著小太監的一聲唱說,康熙身穿上朝的明黃龍袍,抬腳邁進慈仁宮中,皇太後見他進來,忙讓人上前坐在身邊,難得見皇上這麼早就下朝前來,見人行禮忙起身阻攔,把人拉到身邊坐下,道:“皇上今日下朝甚早,怎麼不再去歇歇,哀家這裏晚些前來也可的。”

康熙看著皇太後眼裏的關心,心裏的委屈怎麼也壓不住,抬手對著侯在一旁宮人揮揮手,李德全心領神會的帶著眾人離開,就是伺候皇太後的烏蘭,李德全也在無聲詢問過皇太後時,一並把人讓了出去。

聽著殿門閉合的聲音,康熙抬起頭來,讓皇太後看到他微紅的眼眶,驚慌的舉著手上的錦帕,不知如何是好,“皇額娘,朕這個皇帝做的好失敗,幼時沒能力保護額娘,爭不過老天爺,看著太皇太後就那麼離開,如今朕以為根基深厚,卻還是看著喜愛的女人,被人借自己的手差點害了性命,怎麼會是差點,禦醫早就說過,她該是撐不到入冬。”

“皇上,這些怎麼會是你的過錯,實在是那起子小人,太過可恨該死,以為害了你關心的人,就能讓你如先皇一樣,沒了鬥誌讓他們有可乘之機。不過皇貴妃的事情,確實是個意外,誰能想到她那麼小心謹慎的人,因傷神一時疏忽,就那麼著了小人的道,不過她是個有福厚的,不會真的就這麼去了的,再說八格格不也被禦醫說是早夭之相,如今還不是好好的,雖說長得並不如五格格和九格格豔麗,可端莊的麵相更惹人喜愛。”

皇太後話說完,還為了讓皇上相信,眼睛看著他用力點了點頭,宮裏難得有個皇貴妃陪她,皇太後也不願見她就這麼離開,不過世事無常,真要是沒能如他們所願,隻能好生護著八格格,讓皇貴妃走的安心些。

軟弱不是康熙這個帝王該有的,康熙聽皇太後說起八格格,心下也生出一股期望,想起今日前來要對皇太後言說的事,收拾起心情,開口說道:“皇太後,朕在朝堂上命人宣讀了封佟佳氏為後的聖旨,未前來先與您商量是朕的不是,可她這麼多年為朕為大清所做甚多,如果就讓她這麼去了,朕實在覺得有愧於她。”

等封佟佳氏為後,皇太後早就有所料,可看著皇上對她這麼重視,也曾新生過勸阻的心思,但現在也不知她能不能活到封後大典的時候,讓她走的風光些也是應該,本就對佟佳氏略有些偏心的皇太後,未曾難為皇上就點頭應下這事,說了聲:“應該。”

聽皇太後這樣說,康熙心裏的氣也順了,宮裏還是有知曉感恩的人,嫻瑩為皇太後所做可不少,要是真阻止封後的事,不知嫻瑩會不會心傷,他卻是會有些失望。

隻是皇太後因喜歡皇貴妃,對康熙封後的事情並無異議,可還是有些話要提醒他一二,“皇上,哀家喜歡皇貴妃,聽聞你封她為後,心中也甚是歡喜,可還是有些話先給您提個醒,也是唯恐您日後聽旁人提起,會對皇貴妃有所埋怨。您幼時那心思不純的朝臣和後宮妃子,散播您是克妻克子的命格,兩位皇後又先後去世,早先的皇子皇女夭折的也不少,正巧好似驗證了留言,咱們雖是知曉這些都是意外,可愚昧無知者甚多,有些人還是受了他們的蠱惑,對您有所誤解,這次皇貴妃本就身子不妥,若是最後還是沒能留住,恐怕會對您的盛名有損,皇上萬萬不可因此心生埋怨,不然還是讓她走的清清白白的好。”

做帝王的女人就是這麼可悲,若是為了維護皇上的名聲,散出謠言說皇貴妃如何,不止是會對佟家有損,就是還未出嫁的八格格,就算身為皇女,也會遭無知愚婦薄待,這又讓皇貴妃怎麼能走的安心。

康熙聽皇太後說的懇切,也知道她對皇貴妃是真的關心,宮外也確實有保皇黨,對皇上的名聲看的甚重,確實會為他做出損人利己的事,之前兩位先皇後,就不是沒有留言傳出,也是赫舍裏氏家世顯赫,又是拚命為了保住皇子才去的,自然未曾有不屬實的留言傳出。

可鈕鈷祿氏就沒有那麼幸運,對其善妒不顧身份爭寵的傳聞,從被封後起就為停過,竟使得其身弱去後,還有百姓覺得歡喜。皇貴妃這十年在宮裏積善,頗受除貴妃和四妃外的嬪妃貴人,幾乎都受過其恩惠,宮外佟家做事也不爭強,卻有需要也會先上前為他分憂,除了鮮少的人,朝中的群臣對他們多有讚言。

這些年的官職也是一升再升,早早就抬入正黃旗,前些日子又施恩工部和戶部,想起今日在朝堂上附和的人,就有工部和戶部的官員,看來廣結善緣,終是會得善報的。

康熙想了許多,都沒想過自己聲明受損會如何,覺得佟家的善緣,不會使得朝中的朝臣,出言重傷嫻瑩,心中也就放心不少,對著皇太後起身一禮,雖說皇太後句句話,都是為嫻瑩著想所說,可那也是怕他聽不進去,“孩兒先謝過皇額娘,朕聲名受損不是第一次,這命硬克親眷的說辭,想必早就印在眾人心上,不過還是多謝皇額娘提醒,萬萬不能讓人因朕的不舍,而讓她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