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曆史的轉擇-第七十九章 戰雲密布
南昌位於贛江下遊,鄱陽湖畔三角洲上,扼湘贛浙水陸要衝。浙贛鐵路與南潯鐵路在此交會,向塘公路與京湘國道相銜接,公路線四通八達。南昌城四麵環山,前依贛江,後倚撫河及錦江,河流縱錯,丘陵綿延,易守而難攻。
武漢會戰期間日軍便想乘勝攻占南昌,作為華中派遣軍的左翼依托,不料在萬家嶺遭到第九戰區薛嶽兵團的重擊,第106師團全軍覆沒,第101師團傷亡慘重,折兵3萬多人。日軍隻好舍棄南昌這個次要的戰略目標,專注於武漢方麵戰事。
武漢會戰日軍達成其攻掠武漢的戰略目標,但是國軍的野戰軍則轉入側翼。日軍在華中實際上沿著長江占領著一條狹長地帶,這條上海到武漢沿水路延伸的占領區,受到第三戰區、第五戰區及第九戰區之間百萬大軍的威脅,其中最可怕的要害,就是以南昌為中樞的贛北地區。隻要國軍在贛北有一次決定性的成功突進,就足以腰斬華中派遣軍。
日軍大本營和“華中派遣軍”為鞏固對武漢的占領、確保長江中下遊航道,改善其在華中的態勢,必然要進攻南昌,並占領之。
第九戰區彙集各方麵情報,日軍武漢方麵軍在二月底三月初將向南昌發動進攻。為加強南昌方麵防禦,第十九集團軍司令羅卓英上將被任命為第九戰區前敵司令統率21個步兵師!
一月二十六日,薛嶽親赴南昌檢查防禦部署。
第十九集團軍司令部會議室將星雲集,南昌防區軍長以上作戰會議正在召開。
第十九集團軍參謀長羅為雄中將用指揮棒邊在作戰地圖上指點著邊講解著。“修河南岸,自張公渡以西是高連山地,日軍絕不會從這方麵進攻!”
一眾將軍馬上小聲議論起來。
見薛嶽臉色沉了下去,羅卓英馬上輕咳了聲,插言道,“修河以西不利於大兵團運動,而情報顯示日軍已在修水北岸集中了至少一個戰車聯隊!”
“而自張公渡以東至贛江西岸是低窪地和平地,因此,估計日軍進攻時,將由張公渡以東地區渡河,經安義、奉新向生米街方向迂回,利用贛江的障礙將我修河以南部隊均放在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內,將我主力部隊消滅後,日軍唾手可占南昌!”
“那鬼子會不會通過鄱陽湖在西岸登陸,直接威脅南昌!”32軍軍長宋肯堂中將提出了疑問。
“夏軍長這個問題我們已仔細演練過,鄱陽湖進出不方便,不利於其主力輸送,日軍以水麵作戰為主的可能性不大!”羅為雄自信的道,“日軍此次進犯應以陸戰為主,最多在其主力渡過修水南犯時派出有力一部通過水路策應!”
“那武寧方麵呢?”擔任武寧防禦的72軍軍長韓全樸中將提問道。
武寧位於修水河北岸、南潯鐵路以西約80公裏處,背靠幕阜山,地勢險要,是中國第九戰區贛北防線的左翼要點。
羅為雄馬上指出日軍不可能以武寧為主攻方向,由於地理上的優勢,中國軍隊主力能迅速增援,因此日軍最多派出一部牽製、阻擊中國軍隊保障其主力的右側背安全,以順利奪取南昌。
仔細聆聽著的薛嶽第一次露出了微笑,以上分析和他在武漢時結論完全一致。
受到鼓舞的羅為雄不由提高了聲音,“由於日軍可能在修河北岸使用大量炮兵,加之修河障礙不太大,因此此次我軍以決戰防禦之目的,以一部兵力守備鄱陽湖西岸及修河南岸,以主力控置於安義、奉新以東、以西南地區,俟日軍深入至潦河北岸,我軍轉取攻勢而殲滅之。
羅為雄的作戰方案得到了薛嶽的首肯,具體布置如下:第十九集團軍主力32軍任鄱陽湖西岸的守備和南昌警備,屆時如鄱陽湖方麵沒有敵情,應以主力參加安義、奉新地區的決戰;49軍、79軍各一個師任修河南岸的守備,先采取持久防禦,而後待命向潦河逐次抵抗,兩軍主力置於安義、奉新地區;第三十集團軍72軍、78軍任修水城至武寧間地區的守備,與武寧方麵的日軍對峙;第二十七集團軍20軍任通城、平江間南江橋地區的守備,與通城方麵的日軍對峙;第十五軍團52軍在新牆河南岸,37軍在湘陰以東地區守備;第二十集團軍97軍擔任洞庭湖南部湖防,53軍擔任洞庭湖北部湖防;第一集團軍58軍、60軍控置瀏陽、醴陵地區,74控置高安、上高地區。而關於第九戰區獨立團的安排隻字未提,所有人似乎都把這支可有可無的部隊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