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曆史的轉擇-第七十八章 地獄式訓練(下)(3 / 3)

第一次刺刀訓練時出現了風波,原來擔任教官的是來自122師直屬營的那三十二名官兵。

全是老兵的獨立團中有許多和日軍拚過刺刀的官兵非常的不服氣,結果第一次刺刀訓練成為挑戰賽。

當連續十個獨立團刺刀高手被從三十二名官兵中任意選擇的一人擊敗時,原獨立團一眾軍官的臉色都紅得要滴出血來。

不服氣的扈大柱提出進行團體賽,結果讓原獨立團的官兵們更鬱悶,從一開始的三十二比三十二,到後來六十四比三十二,直到一百二十八比三十二,才用一百二十人的代價幹掉了這些戰力驚人的三十二名官兵。

望著這一切的宋炎華一直保持著微笑,要是在實戰這些掌握後世刺刀技術的官兵中根本不會給對手任何機會。

至此徹底服氣的獨立團官兵們開始接受地獄般的刺刀訓練,每天都有幾百名官兵被拉出來和三十二名教官對戰,連各營營長也不例外的被刺得全身酸痛。

唯一的例外是陳宏飛,有意試下自己副手能力的伍大全有意和他進行了一次對決,結果發現,這幾天教的技術他竟然全部理解掌握,略顯不熟練的他在最後時刻采取了同歸於盡的打法。

圍觀的官兵們大受啟發,三十二名教官的日子一下子也難受起來,每一個上來對決的官兵寧可自己被刺中幾棍子,也要在他們身上狠狠戳一下。

至此,國軍第一支敢於和鬼子刺刀見紅的部隊開始形成他們特有的悍不畏死的刺刀技術。

而實彈射擊則輪到宋炎華他們這些來自122師的官兵們目瞪口呆了,統計上來的數據顯示,最後一百名絕大多數是宋炎華帶來到官兵。

急於挑選狙擊手的宋炎華想出了一個讓所有軍官都苦笑的方法,全團自認為槍法好的官兵射擊二百米靶!

結果讓宋炎華欣喜若狂,竟有五十一人十發子彈在九十環以上,這些官兵絕對是神射手了!

神射手不等於是一個合格的狙擊手,由於宋炎華一點也不懂狙擊技術,隻能通過考驗找到他們當中具備狙擊手素質的人選。

偽裝這可以訓練,耐心也可以訓練,而根據環境調整彈道,這就得看各自的悟性了。

在一個西北風大作的下午,最後的考察開始。

還是二百米,問題是現在有六級以上的大風,在這種情況下能打個四五十環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十發試射的成績果然慘不忍睹,最好的也就五十六環,最差的才二十一環。

這五十一名官兵迅速調整著自己的彈道,不得不承認這些人都有著極高的射擊天賦。

在令人窒息的一輪輪射擊中,成績逐步的提高著。最後有十九人都超過七十環,有兩人都是六十九環,而根據要求是前二十名擔任狙擊手,一人為正式狙擊手,另一人則擔任觀察手,當然必要時也可以相互替換。

當兩名成績相當的士兵站在麵前時,宋炎華認出了其中一個就是原122師偵察隊的狄雙平,他也是宋炎華帶來的一百三十二名官兵中唯一入選的。

本來周安利他們都勸讓狄雙平直接進入就是了,宋為華想也沒有想就拒絕了。

重新比賽,這是唯一的辦法!但兩人勢在必得神情中,宋炎華知道失敗的一方將受到的打擊十分沉重。

“現在給你們兩個自己選擇,誰願意當我的警衛員?”由於陳宏飛是特務連的副連長,宋炎華正好少一個槍法出眾的警衛。

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暈的兩名士兵竟然在一眾軍官麵前躲到一邊的商量了起來,結果狄雙平仗著熟悉宋炎華的優勢成為警衛員。

剩下的三十名神射手被六個營長平均瓜分。

在接下的訓練中,一個個官兵被挑選為輕重機槍手、迫擊炮手、擲彈手、山炮手。

最後,宋炎華決定舉行全團比武,選出特務連所需的十名衝鋒槍手,十名輕機槍手,四名迫擊炮手。

由於特務連需要的是作戰技能全麵的官兵,這次比武設置了三個項目,一、各種武器射擊,二、自由搏擊,三、偵察與反偵察。

經過數日轟轟烈烈的比賽,二十四名技能全麵的官兵選了出來。

當各類裝備所需官兵全部完成挑選後,宋炎華把這幾日連夜整理出來的各兵種構建陣地要點交給了各級軍官。

獨立團的訓練項目又多了一個,那就是土木,於是羅亭鎮外的河灘、土丘上都是忙碌的官兵,各種後世才有的工事如什麼反敘麵陣地、蛇形戰壕、倒地陣地等等一一出現。

隨著時間到了一九三九年一月底時,獨立團的各項能力在宋炎華的指揮下迅速增長,這時候獨立團缺少的就是實戰。

宋炎華也開始整理曆史上的南昌會戰經過與得失,他知道這時中日雙方的指揮官都把目光投向了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