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場夢,一部書
有一天,我做了個夢,夢見有位叫曹雪芹的先生寫了一部《紅樓夢》,之後,我又做了一場跟我夢裏看到的《紅樓夢》有關的夢。
這場稀奇而有趣的夢,出現在我生命的輪盤轉悠到第四十五圈上,其時我在山廟裏做和尚已有很多年了。
恍然記得,那天我似在坐禪,又像是在做夢,或許是我坐禪時做的夢。順便說一下,坐禪時做夢,做夢時還在坐禪,在我那就是家常便飯。很多回了,我還在夢裏頭做夢呢。說白啦,我就是個喜歡夢,也喜歡做夢的人,甚至不妨說我日夜與夢相伴,跟夢親如兄弟。我的夢啊,它們就像那山林裏的樹葉一般稠密,又似這山澗溪水一樣日夜不息。醒著的時候,我仿佛覺得自己身處夢境之中。而做夢時節,倒是覺得比清醒時還要清醒幾分。很多時候,我都快把自己給搞糊塗了,這些年來,我究竟是不是一直都活在夢裏頭?唉,也許我賈寶玉這一生啊,幹脆就是一場漫長的夢境,或者是一連串的夢幻?我得承認,我這個既不肖又無能的男兒曾經曆盡了滄桑,夢多得簡直就像這漫山遍野的花草,但在我數說不清的夢之中,夢見《紅樓夢》要算是最為奇妙的了。
那場夢,真的是太蹊蹺了,它蹊蹺得就像一個夢,那種說出來誰也不會信的夢。現在,我就是要說說這個無人相信的夢。
我夢見的這部比石頭還要重的奇書,其書名就叫《石頭記》,又叫《紅樓夢》。關於此書的名字,我想順便多說幾句。曹雪芹先生的這部書,除了如上那兩個名字,至少還有另外三個別名:《金陵十二釵》,《情僧錄》,《風月寶鑒》。甚至坊間還流傳有《金玉緣》這樣一個俗名。一部書,居然會有這麼多的名字,這本身就是一樁奇怪事兒,說是奇跡也不為過。或許,這些名字各有來曆吧。但依我看,還是《石頭記》和《紅樓夢》為好。我覺得這兩個名字都很妙,很難說哪一個更好些,眼下隻能說一說我個人的喜好。《石頭記》,看上去就像一塊大山裏的石頭,它素樸,本真,硬梆梆的,沉甸甸的,這是個陽性的名字,仿佛是個飽經風霜的男人;《紅樓夢》,聽著它就像個夢,溫柔柔的,飄悠悠的,風流流的,籠罩著夢幻色彩,彌漫著詩意,我覺得這個名字屬陰性,宛若那如花似玉的女兒。坦白地說,我更喜歡的《紅樓夢》這個名字。是啊,賈寶玉就是喜歡紅。在我的心目中,紅象征著花,紅就是女兒的象征色,看見紅這個字,我一下子就會想到閨閣,紅顏,紅妝,紅粉,等等。至於夢,同樣是我所喜歡的,我不僅僅非常喜歡做夢,也十分喜歡夢這個漢字,甚至還很有些喜歡這個字的發音呢,夢,夢,夢,多麼爽口,多麼悅耳!自從夢見曹雪芹先生的這部奇書以來,我每天都要念叨很多遍:紅樓夢,紅樓夢,紅樓夢,就像是說夢話一樣,又好像是在一遍遍輕輕呼喚著我最心愛的人。
我在夢裏看到的那部奇書《紅樓夢》,講的主要是我們賈家的故事,也講了跟我們賈府相關的另外幾個家族,以及旁門左道一些人的故事。盡管此書人物眾多,故事繁複,包羅了萬象,但我賈寶玉顯然是個主角,反正我就是這麼看的,我就願意這樣理解。這應該不是那種自作多情吧?雖說我時常是個自作多情的男兒。說真的,我覺得這一切太有趣了。我是說,在你活著的時候,能看到自己的生活活生生地出現在別人的書裏頭,當是一樁妙不可言的事情。真不知該如何感謝你啊,我尊敬的曹雪芹先生!我知道,是你,正是你,讓我賈寶玉出了大名。自從你的這部大書以降,我賈寶玉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諸多帝王將相。即便是哪些沒有讀過《紅樓夢》的,似乎也都知道我賈寶玉的故事,拿我的名字說來說去的。這麼說吧,我賈寶玉已然成為一個象征了。這泱泱大中國啊,誰人不知我賈寶玉呢?當然啦,許多人對我賈寶玉的所知不過是皮毛,或者表象罷了。這是另外一回事,眼下我不想多說這個了。不必諱言,我賈寶玉既是一個活生生的男兒,又是你曹雪芹先生創造出來的一個人物。如果沒有你的這部大書,盡管我賈寶玉出身於名門望族,也不會有太多人知道我的,至少不會被那麼多後人傳說。我還知道,作為先生書裏的一個人物,我賈寶玉一誕生,便了成不朽。作為一個活著的人,我可從未想過什麼不朽之事,甚至恰恰相反,許多時候我隻求速死。但是這種事情由不得我,賈寶玉這個人物注定要不朽了,是先生你讓賈寶玉不朽的。其實,你我心裏都很清楚,大家皆為肉體凡胎,早晚都會死去的,先生你已經先走了一步(願你安息),而我至今還苟活在這人世間,可我想自己也不會滯留太久了。等把那樁像山一樣壓著我的心事做個了結,我會很樂意去那邊和你相會的。知道麼先生,我夢中所看到的你的那部大書,便是我這樁心事的源頭。若不了結掉這樁心事,我是死也不願瞑目的。先生,等著我吧。在夢裏,我淚眼汪汪地笑著說,等到我去與你相會的那一天,我將帶上一壇壇桂花酒,菊花酒,屠蘇酒,合歡花浸泡的美酒,和你來一場場的酩酊大醉,一回回的秉燭夜話,關於你的這部奇書,或者說因為你的這部大書,我賈寶玉有一肚子話要吐訴呢。
夢裏讀《紅樓夢》,我用了整整九天九夜的時間。之所以花了這麼多功夫,那一是因為我讀得很慢,像是在吟詩,我讀得很細,像是在念帖;二是我一口氣讀了它三遍,有些回目和段落甚至溫習了四五遍之多(恍惚之中,我讀《紅樓夢》,是坐在大觀園裏,沁芳閘橋邊,一棵大桃樹下,一塊光潔的石頭上,也就是在《紅樓夢》裏我賈寶玉讀《西廂記》的那地方,有時是在我的居所怡紅院裏,有時候是坐在山澗的溪流旁,我一邊讀,還一邊想,等我讀完之後就讓黛玉讀讀,那時候,我也是讀過好書之後就讓她讀的),不少章節我差不多可以背誦下來的。在那漫長而細致的閱讀過程之中,我時而默默流淚,時而微微一笑,一會兒欣喜若狂,一會兒悵然若失,心領神會的時候很多,茫然不解之處也不算少。我一邊讀著雪芹的這部大書,一邊想著創造了這部奇書的先生,想象著他著作此書時的心情、表情和神情。我想,這部書一定是由他的血和淚澆灌成的,而不僅是用筆、墨、紙、硯。或者說,雪芹先生的毛筆所浸蘸的,並不隻是黑幽幽的墨汁,更有他那嘩啦啦流淌著的血和淚。在夢裏頭,真切切的,我看見了他那一滴滴殷紅如花的鮮血,那一行行珍珠般晶瑩的眼淚,我看見他流著血和淚,咳嗽聲聲,伏案寫作時的樣子。我深信,雪芹先生的確是滴淚為水,研血為墨,哭成《紅樓夢》的。我在想,我一直都這麼猜想著,曹雪芹是因《紅樓夢》這部厚書而死的,他是寫死的,他是哭死的,他是苦死的,他是愁死的,他是累死的,他是熬死的。我知道,一部《紅樓夢》,至少耗費了他整整十年心血,或者不妨說,他曹雪芹來到這世上走一遭,就是為了讓這人間要有一部《紅樓夢》。反正他是活活死在了《紅樓夢》上頭的。可是話說回來,他也因《紅樓夢》而獲得了永生,不然,誰會知道曹雪芹這個人呢?現在,我為先生哭成的這部書而哭(畢竟它觸動了我的情弦和淚腺),我為哭成了此書的先生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