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3 / 3)

家響說:“奶奶,我扶您坐一會兒,看看田野上的景致吧?人們忙著種麥子啦!”

“是啊,”奶奶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今年不缺雨水,地皮不幹,好種好出苗兒。”

林家響和奶奶一起欣賞沿路的風景。奶奶愛孫子,兩人說著話,喜笑顏開。

媽媽心疼娃娃跑得累,說你歇一會兒吧。林家響就停下腳,用胳肢窩管住車轅,擦擦汗,吹起了秫笛兒。這回是——《當兵的人》!

馮草生駕駛著桑塔納,迎麵駛來。

車笛響了兩聲,引起了林家響的注意。

馮草生停了車,下來,對林家響和媽媽說:

“奶奶出院啦!絕處逢生,有晚福享,你們娘兒倆有大功勞啊!奇跡呀!奇跡!——大媽您老好啊!”他跟奶奶打了招呼。“你老人家有福哇!”

“有福,有福。”奶奶順著人家說。“可是累人啊!”

媽媽問馮草生:“馮大哥,您這是去哪兒啊?您……”

馮草生告訴說,縣政協要組織委員們參觀他的養鹿場,他去政協機關再聯係一下具體事兒。

馮老板特別對家響說:“家響,有空到鹿場來玩玩,畫畫鹿啊!小爽老是想你,一天到晚沒遍數地念叨響哥哥!”

他送一個厚厚的帶小鎖頭的本子給家響,還有一支亮晶晶的派克筆。

大約半個月以後。

黃昏。林家響和媽媽收拾完田裏玉米茬回家,走在村頭土路上。當時家響背著沉甸甸的一大捆玉米秸。馮草生的桑塔納轎車追上了他們。車內的小爽比爸爸先下了車。她勾住家響的胳臂,要響哥哥跟她比賽“槍打四”。

“槍打四”之後,小爽纏著響哥哥逮螞蚱,雖然螞蚱已經難見了,他們還是跑到田埂上去。這邊,就剩下兩個大人了。

馮草生:“大妹子啊,你還是,一個人過日子吧……”

陳景華:“是啊,我命苦……淑蘭嫂子她……”

馮草生:“走了。才三個月的病,說走就走了……要說命苦,咱是一條道上的人了。”

陳景華長歎一聲:“唉,我怎能跟您比啊……”

馮草生:“大妹子啊,我們淑蘭,臨走的時候,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我說……”

那邊——

林家響沒能找到螞蚱,卻抓到了一隻土撥鼠。他解下鞋帶,給小爽拴了,小爽很高興。“不許摸啊,摸了咬手!”

這邊——

陳景華:“不行啊,馮大哥,這不行。我怎麼配得上你呀!你家業大,又能幹,日子過得強,又是出了名的人,年輕的黃花姑娘也娶得上,我哪行啊……”

馮草生:“大妹子你別說這些,我不是頭腦發熱,隨口說說的,我看得明白啊!我呀,早想多少個日夜了,真的想妥啦!”

陳景華:“我上有老人下有孩子,還拖著不少饑荒,會拖累你的……”

馮草生:“老人誰家沒有?沒有老人哪有咱們?家響這孩子呢,我喜歡啊。你也看見了,小爽也喜歡響哥哥。大妹子,你呀,不肯跟我,我也就明白了,你是心裏頭有別人,我占不上位置啊……”

陳景華想分辯什麼,也沒分辯。兩個人呆立了一會兒,家響背著小爽跑過來,馮草生讓小爽上了車。

馮草生緩緩地上了車。將頭探出車門,說:

“大妹子啊,咱們已經認識了,你有什麼事要我幫個忙,千萬不要見外,說句話呀!捎個口信兒也行!”

桑塔納轎車緩緩開去,如同戀戀不舍……

當脆脆的爆竹響起來,紅紅的燈籠掛起來,春節的腳步就近了。小年那天,林家響和小爽,成了一家人。

這個春節,家響是在養鹿場裏度過的。奶奶、爸爸、媽媽和小爽,5口人對著32吋的電視機看“春晚”,他覺得到了天堂。而且,就在即將吃餃子的時候,縣委書記、政協主席帶著幾名幹部來養鹿場慰問。還跟來了電視台的記者,扛著攝像機錄場麵。他和小爽,都進了鏡頭。

嚴寒的冬季熬過去了。

此時,林家響已在鎮中念到了2年級。